第三卷总结与说明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征子有利字数:3537更新时间:24/11/15 04:21:45

    很多读者应该能看出来:第三卷的内容,从结构上来说,在第206章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完结了。

    从【堂会】开始,江胡二人搬进大宅,四风口相继登场;到【东南西北年复年】,江胡二人开山起局,四风口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

    其间,以【红丸】和【黑金】为线索,借着【宗社党复辟】这个大背景,讲的是江连横和荣五爷之间的那点事。

    当然,其中掺杂了诸如“老张第一次遇刺”这类史实,并加以演绎。

    开篇的《挑滑车》唱段,也正应该扣回到“大总统暴毙而亡”这件事上,紧接着便是肉眼可见的“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军阀混战,一触即发。

    最后,东风起身,窗外芳华暗换,暑去寒来春复秋,恰好该到了拍板的时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了。

    到此为止,我个人认为,第三卷的结构非常完整。

    已经闭环了,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的余地了。

    所以,在写完那章以后的第二天,我就请假了,在反复斟酌下一个篇章该怎么办。

    可连载形式容不得作者考虑太久,最后只好仓促决定,于是就有了后面这36章狗尾续貂、言而未尽的东西。

    为啥非得要写呢?

    其一,这部分桥段,关乎到江家一个重要角色的结局,必须得找个机会提一下,不然到时候就太突兀了。

    其二,需要交代一下江家介入哈埠谍网的缘由,这部分同样关乎到该角色在结局时所作所为的前提条件。

    其三,不得不引出几个篇幅不大,但有关键作用的角色。

    范斯白、老钱儿、冬妮娅、犹太人、影戏院、俱乐部、胡匪、丐帮、白俄姑娘……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先提出来,以后恐怕就更没有机会再提了。

    但是,这样做的话,势必会破坏第三卷原有的整体结构,就像一个肉瘤,是身上的肉,但本不应该出现在身上。

    有人可能会说:那你再另开一卷不就得了?

    确实,将这36章看做一个开端,以“锄奸”为主线,中间还有李群,本来就应该是独立成卷的内容。

    但这有点触碰到【红线】了,实在是不敢详细去写,只能一笔带过,让各位读者知道江家这两年干过什么就行了。

    单说史实,盘查北方劳工,镇压学工运动,真不能碰。

    小说里江家的设定就是傍着老张为虎作伥,全员恶人,想也知道他们会干什么,不写也罢。

    我只是希望人物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并不代表我认同他们的选择——还是说明白比较好。

    包括李群这个人物,大家只要知道他是带着差事回来的就好,往后不会再强调,过段时间也会把他这重身份抹了。

    因为这类原因,再要删删减减,剩下的,就根本撑不起一卷的内容了,所以只好把该引出的头绪、角色引出来就打住。

    这就是为啥最后一章叫【点到为止】的原因。

    还有人可能会说:你光写江湖复仇不就行了么?

    嗯……不太行,因为按照剧情来说,自打赵正北救下老张以后,江家就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帮会了。

    可以说,从那以后,江家再跟关外三省任何一个市井帮派碰码,都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而且,我当读者的时候,就十分忌讳【变成神王打小兵】这类剧情设计。

    一个龙头瓢把子,跟一个小瘪三叽叽歪歪?

    你这是水龙头的瓢把子吧?

    龙头就应该有点龙头做派,思考的方式,说话的方式,都应该有所转变——我感觉这方面写的还是不尽人意。

    总而言之,我不太想让江连横在这种时候,还得被一个小瘪三看不起,非得人前显圣一把,才能装逼打脸,不合理。

    这个阶段的江连横在线上,应该是人人都对他客气才对。

    正如黄渤的那句话:当你没名的时候,发现身边都是坏人;当你有名的时候,发现身边都是好人——大致意思。

    这时候的江家,理应是没有任何地方帮会愿意去轻易招惹的势力,这样才对。

    另一方面,书都到150多万字了,无论如何,江家都应该出关,不能继续在三省晃荡了。

    四九城,九河下梢,十里洋场,该跑跑了,不然追读掉没了,我怕饿死。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吧,这36章不得不写,又没法独立成卷,所以就在这贴着了,引了个头——这种感觉是不是就叫寸止?

    我现在还是觉得第206章时,第三卷就已经结束了,后面可能会改。

    那这36章应该叫啥?

    番外?那肯定不是。

    尾声?也不太对。

    拾遗?这个称呼可能更恰当一点。

    反正我很清楚,这部分内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所以我写的时候只想尽快结束,结果越想快交代,越没法沉浸到剧情里。

    举个例子,写到第206章时,我一共请过9次假;但这36章,我就请了4次假。

    各位可想而知,这个桥段对我来说,实在太特么煎熬了!

    完全是结构上的焦虑,明知道这样不对劲,只有引子没有跌宕起伏,但还是只能这么写,完全是结构上的焦虑!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实在太束手束脚了,再碰这类题材我是孙子!

    可话说回来,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书能签约,简直匪夷所思。

    前段时间免费,很多人喷我这书不穿越,没代入感,民国,土著,无金手指,扑街看了都摇头。

    实际上,我在第一次内投的时候,看过许多攻略,学了很多套路,诸如黄金三章、前三句话主角必须出现,要有情绪冲突之类的,于是就写了个仙侠的题材,穿越,金手指都有,然后就被秒拒了……

    当时就懵了……

    后来我就干脆不想了,我想咋写就咋写,脑子里也不给网文设置条条框框,全凭喜好来,然后就过签约了……

    尽管签约了,但成绩不会撒谎,就是扑街题材、扑街写法、扑街收益。

    不说这些,说前206章。

    【以下包含剧透】

    一,凡是跟荣五爷势力有关的人,包括善方堂的掌柜,一般都是穿红衣裳,江家一般穿黑衣裳,算是个小彩蛋。

    二,红药特许经营一年能挣两百多万,不是我编的,是我查到的资料,但是我看错了,实际上是关东都督府整体一年赚了两百多万(后续越来越高,直到禁烟松动),嘿嘿嘿嘿,抱歉。

    三,宗社党一共两次试图复辟,我把两次的经过混在一起写了,而且有演绎成分。

    比如,王爷确实丢过四十七大车的军火,但那是在第一次,被吴大舌头截获;“复国勤王军”的确是伪装成码头搬运工,但他们没干活儿,是有操练的;王爷真的是在千山附近招募土匪的据点,所以李正接到消息很正常。

    此外,有读者说荣五爷杀得太拖沓,我不否认,但主要是为了维持人设。

    比方说,江连横以假乱真,见了荣五爷直接杀了,成不成,也成。

    不过,先前一直强调荣五爷多么多么谨慎,多么多么狡猾,结果就这?

    我想让人物都聪明一点,所以他们在博弈的时候,双方基本都能猜到对方的意图,玩儿的都是阳谋。

    诸如索锲、那珉、荣五爷,基本上都能猜出江连横的下一步,江连横也能猜出他们的下一步,这样就没法靠“略施小计”就把人给插了。

    原本,我是想安排韩心远和钟遇山直接反水,趁江连横不在,伙同宗社党跟江家火并,看门人和大镜面都准备好了。

    但我觉得两人的动机都不太充分。

    而且,这么做的话,那就相当于是周家之后,又来了一遍“瓢把子失势,手下反水夺权”的套路。

    同样的情节大差不差,来回用,没意思,所以安排他们类似于“好心办坏事”,心里并没有反江家,但行为上不轨。

    温廷阁这个人物一直没来得及细写,小花和书宁的心理转变也没细写,主要我感觉确实有点拖沓。

    详略不得当,容易喧宾夺主,新手目前还有点拎不清。

    江连横目前四房媳妇儿,我个人并不觉得后宫,一个是时代背景主角肯定会有姨太太,另一个是这四个女人后面都有各自的作用,不是摆设,要靠她们推动剧情。

    第三卷的内容,我最最最满意的,其实只有一样——四风口这四个人物立住了。

    东南西北,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各自的道路,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性格和追求,不是死板的工具人。

    不过,【东南西北,薛赵刘温】分别在江家的职责,现在还有点模糊,我个人倒是很清楚,但来不及在剧情里交代。

    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的话,我可以用旁观者的视角,单开个旁观视角的【篇外】,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解一下他们在处理江家事务时各自的职责,办事风格,也算澄清一下江家的势力到底是什么程度。

    算作是下一卷的阅读缓冲。

    当然,要是没有兴趣的话,怪尴尬的……

    书写到现在,是真的难,因为不会改变历史,所以相当于一直是【半剧透】地在写,大家都能隐隐猜出来结局的基调,这就更不好写了。

    不过,好处在于,因为不会改变历史,所以大纲是相当牢靠的。

    大家不必担心结尾烂掉,结局早就已经是定数,就看过程渲染得好不好了,尽力。

    下一卷,希望节奏短平快一点,一事毕,一事起,不拉太长的伏笔了,名字应该是叫【烈火烹油】了,也可能叫【XX出关】,没太想好。

    哦,对了,下一卷老七宫保南回归,六叔也还会有戏份,还有大诗人呢!

    此外,江家还有一个重要角色登场,这人可能是本书为数不多偏正派的角色了。

    这个人物并非一时兴起,也是本书开始构思就想到的,可以透露,此人姓“海”。

    到此,【东南西北,江何胡海】才算聚齐。

    可能有人会说,何家的戏份好像没那么重要,篇幅也很少,但何家对江连横之所以是江连横很重要。

    好了好了,我这逼话属实是有点多。

    最后就是问,到底要不要【篇外】——旁观视角啊,不是主角团的人。

    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