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听闻迎春表兄极是勇武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z咏橘字数:2302更新时间:24/12/19 15:43:48

    姬长单独将嬴渊留下的目的,就是要让他编纂练兵法,无需太详细,只要能够说服人即可。

    上皇执政时,左相胡永忠曾经略西北,在去往西北任职之前,还给朝廷递上一个奏本《西北经略事宜》。

    说白了,你得让朝廷里的人知道,给你这个职位之后,你能怎么做,打算怎么做,要先列个章程出来。

    不能等你去了,再商量怎么做。

    这也算朝廷不成文的规定。

    于是,在大军回京途中,嬴渊一直在编写练兵法。

    当然,基于戚继光那本,他所写的练兵法,不过是个简陋版本。

    至于具体的细节,他需要累积一定的经验,才能去做补充。

    话说,自此战结束后,周军里有不少将领的名声都传到民间。

    尤其是嬴渊,其声势可谓日益渐隆。

    如今,宁夏各重镇的说书先生,都开始讲他的事迹。

    说他率骑救主、阵斩敌将,四渡苦水,使得鞑靼胆寒等等。

    相信用不了多久,嬴渊的名头,就将传到京师。

    大军回京,按照当前的行军速度,至少需要半月有余。

    姬长并不急着返京,所以也并未命将士急行。

    空出的这半月,需要让礼部准备凯旋礼。

    一般来说,无论出征、战败、得胜等,都有相应的礼节。

    这种礼统称为军礼,为国之威仪。

    尤其是皇帝御驾亲征得胜回朝,凯旋礼更需大操大办。

    半个月的时间,对于礼部来说,已经有些拥挤了。

    与此同时。

    京城。

    早在昨日,就有斥候八百里加急,将皇帝战胜鞑靼的事情传到朝廷里。

    一时间,礼部的官吏,几乎忙成一团乱麻。

    有人去布置祭祀场地,有人去准备祭祀所需物甚等等,不一而论。

    所谓的祭祀,其实就是凯旋礼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都是在皇城宣武门外的广场上举行祭祀仪式。

    此刻,贾家那边。

    王熙凤刚从宁国公府那边回来。

    方才,她与秦可卿闲聊了片刻,得知此时礼部与工部的官吏,正在宣武门外建造祭坛。

    秦可卿的父亲乃是工部营缮郎,所以,秦可卿能得知工部动向,倒也在情理之中。

    几番交流下来,王熙凤不难猜测,前方的战事已经结束,而且是周朝取得了大胜。

    等过几日,待皇帝临近京城时,像宁荣二府这样的勋贵人家,也要带头庆贺。

    这叫与天同庆。

    待王熙凤回到自己院子里,屁股还没坐热,就见贾琏急匆匆的走来,皱眉道:

    “这是怎么了?”

    贾琏坐在王熙凤身旁,喝了口水,沉声道:

    “今早,我与几位朋友在茶楼闲聊,其中一个朋友的嫡亲兄弟乃是兴武卫里的一名百户。”

    “数个月前,兴武卫随陛下出征,这事你知道吧?前两日,他那嫡亲兄弟从宁夏那边传来书信,说是战事已经结束。”

    听到这里,王熙凤掩嘴一笑,“我还以为什么呢,我早知前方取得大胜的消息,就连礼、工二部都开始忙活了。”

    像他们这种人家,朝野上下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贾琏又喝了口水,才将浮躁的心绪平稳下来,正色道:

    “不是这事,而是他那兄弟的来信中说,此番幸得跟随嬴将军参与最后大战,才能获得军功,有望回京后官升一阶。”

    嬴将军?

    听到这里,王熙凤顿时眉头一挑,“这个嬴将军,是迎春的表兄?”

    “除了他还能有谁?”贾琏道:“迎春的表兄,要跳龙门了!”

    闻言,王熙凤豁然起身,下意识走到堂外,忽又折返,

    “这事究竟真假?别再弄错了。”

    贾琏道:“我那朋友的兄弟来信里,只说是嬴将军,我约莫着是八九不离十。”

    军中能有几个姓嬴的将军?

    嬴这个姓氏,并不多见。

    是以,贾琏笃定,那嬴将军必是嬴渊。

    一般来说,在战时,是严禁营中将士给家人写信。

    除非是在战后,所写的书信,也要交由专人审阅才可。

    像那百户所写之信,是报功报喜的书信,故而可以通过专人审阅。

    待贾琏话音刚落,王熙凤便要再次走出堂外。

    前者见了,皱眉道:“作甚?”

    后者应声道:“去找迎春,给她报个喜,好让她安心。”

    说着的同时,人已离开院中。

    贾琏笑着摇了摇头,独自喝茶,没有再说什么。

    荣国公府里的人都知道,迎春因为她的表兄,整日茶饭不思,人都瘦了一圈。

    如今得知嬴渊无恙,而且有可能还立了大功,自然要去告知迎春。

    毕竟,迎春现在的身份不同了。

    更何况,报喜这事,宜早不宜迟。

    不然,等到所有人都知道以后,再去报喜,也就没了意义。

    然而,让王熙凤没有想到的是。

    此刻,薛宝钗、林黛玉、探春、贾宝玉几人,正围坐在迎春的院子里,与迎春有说有笑着,

    “舅舅来信说,迎春的那位表兄每逢作战,极是勇武,杀得鞑靼胆寒不已。”

    “薛姐姐,还有何事迹?我们想听。”

    “我舅舅信里只是说,那位嬴将军有万夫莫当之勇,每逢与鞑靼大战时,只要迎春的表兄冲锋陷阵,则敌军必溃...”

    “此外的,就极少了。”

    “当兵打仗,职责之内,说什么万夫莫当,怕是夸大了。”

    “二哥哥,话可不能这么说,我瞧戏文里说,有些将士就是勇猛,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

    “...”

    王熙凤站在院外听了片刻,才得知他们议论的,正是嬴渊。

    “宝丫头,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她走进院子里询问。

    按理说,‘丫头’之类的称谓,都是长辈对晚辈。

    但有时,薛宝钗与王熙凤之间,彼此称其为‘丫头’,是一种玩闹。

    见王熙凤走来,薛宝钗起身笑着迎上去,道:

    “前些日子,我向舅舅写信了,这不,前方取得大胜后,舅舅就给我回了信。”

    “信中特别说了迎春表兄立了大功,即将回京接受封赏。”

    其实是薛宝钗的母亲为了搞清迎春如何能成为公主伴读的原由,特意写信向王子腾问问情况。

    王子腾回信时,就将一些情况告知了她们母女。

    是以,在薛姨妈接到回信的第一时间,就让薛宝钗去寻迎春,务必要让她与迎春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