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求情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陈叔逸字数:2006更新时间:24/12/20 12:47:47

    李泰看过张亮之后,又来到了东宫。他来找李承乾,是希望太子能帮他通融一下,他白天被皇帝好一顿抽,实在是没法去见陛下。

    “什么?张亮想身后与李氏合葬?”

    “理由!他是用什么理由说服你的?”

    依李承乾对胖子的了解,被愚弄了得李泰,心情应该是无比愤怒的,他怎么可能就原谅了张亮,还为他求来合葬呢,这不符合常理。

    李泰也是叹了口气,他给李承乾说了一个故事。

    三十年五前,郑州荥阳的张家村,有一个少年,家中只有两间茅草房,几亩薄田,日子过的很贫苦,甚至吃饱饭都是问题。

    但这少年长的好,心眼也好,一心靠着双手挣饭食。同村呢,有个跟他同样孤苦无依的姑娘,二人是情投意合,互相帮助、砥砺,村里人都很看好他们,说他们是金童玉女,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干好好几年,少年攒了一些钱,又盖了两年土坯房子,想着迎娶姑娘,二人过自己的小日子,厮守一生。

    但天不遂人愿,当地的富户刘家姑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风度翩翩的少年,一眼倾心看上了少年。

    刘家家主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对独女的要求尽量满足,遂亲自上门提亲,开了丰厚的条件,想招他为上门女婿。

    少年呢,虽然是人穷,但志气不穷,况且他还有心上人,当然不可能同意,很干脆的拒绝了。

    而刘家家主却不死心,他跟村里的人打听了一下,知道少年有一个相好的姑娘,便知道这姑娘是阻挡他女儿的幸福之路的关键。

    于是,找了几个人,把那姑娘抓了,然后一路向西,买到了长安的秦楼。

    心上人失踪了,少年自然是发疯了是找,但却怎么都找不到。村里这时也有了流言蜚语,说是姑娘跟一个有钱的行商走了。

    少年心灰意冷,人也颓废起来,不耕作,也对生活失去了指望。刘家呢,又是花钱收买了一些乡亲游说,最后少年终于点头了,同意了这桩婚事。

    上门女婿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人家也只比富户的长工强一点。刘家家主知道他心里有人,也一直防着他,直到长子的出生,才好了一些。

    后来,天下大乱,到处都乱兵,山匪。听到李密率领瓦岗军在 荥阳、开封一带征战,他觉得这是个大英雄,也不想在刘家窝窝囊囊的过完一生,便只身去投奔,虽然没受重用,但也因勇武混了一个百夫长。

    再往后,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投靠大隋,反叛者也找到他,他明着答应,暗里却向李密通了风,并协助李密平息了这场叛乱。

    李密认为他是忠诚之人,便任命他为骠骑将军,把他派到了李勣麾下,从此开始在隋末乱世中崭露头角。

    “你说的这个少年,是张亮!”

    “是的,那个与他相好的姑娘,便是李氏。”

    十年生死两茫茫,再见到李氏时,张亮已经是天策府的车骑将军了,在时为秦王的陛下手下为将,颇受重用,前途可谓无限光明。

    太子也该清楚,像张亮这样庶族出身的文臣武将,在世家官员眼中是什么地位,那就是暴发户,是极受排挤的存在。即便是乱世靠军功,他也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很多人依然瞧不起他,就等他掉鞋底子,好落井下石呢!

    而彼时的李氏,已经是平康坊的一位花魁了,张亮作为朝廷的将军,如果把一个花魁娶回家,那可是一件贻笑大方的事。

    但张亮以为,李氏之所以有这样的境遇,都是因为他,都是他造成的,所以他得补偿李氏。于是,毅然决然的休掉了刘氏,娶了李氏了继室。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后,张亮因功被晋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封长平郡公。张亮也是不顾非议,向陛下请旨,给了李氏封了诰命。

    当然,这李氏和张慎几的事,现在也是人尽皆知的事了。张亮呢,虽然愤怒,但想想是他对不起李氏在先,于是又忍了下来。

    落在亲军都尉府的程、公孙两位术士,其实也不是张亮找的,恰恰是李氏引来的。这个女人性情因为际遇大变,开始变的太能作了。

    都说娶妻娶贤,张亮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他却忘不了少年时的青涩岁月,所以他宁可淹死在这个坑里。

    其实,张亮没想过谋反,只不过是为了哄异想天开的李氏。可是时间长了,说的多了,他自己也就迷茫了,信了,最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李承乾放下茶盏:“青雀,你是可怜他?”

    李泰点点头,男人嘛,谁还没从那个岁月过来的,青涩的年纪总是苦涩的,即便是生在皇家的他们也是如此。太子与他,不是也从求而不得的事中走过来的吗?

    从国法来将,张亮自然罪无可赦,但作为男人,他能为了最初的念想,搭上自己的一切,也未必不是性情中人。凭心而论,换做他们兄弟俩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张亮这点。

    李承乾淡淡一笑:“青雀,想不到你也有这样的情义和心胸。行,这事,孤应了,孤去与父皇说!”

    张亮这个事,到此为止就算过去了,李泰也不要多想,这只是朝廷正常的肃清奸佞的行动,并不针对他而来的。《括地志》的修撰也快到尾声了,李泰还是专心修撰的事,确保这部书,可以顺利的刊印。礼部那边,他已经打了招呼,要全力支持刊印《括地志》。

    另外,陛下正在考虑,修一部集古今经典,集大成的著作,囊括我华夏历代精粹的巨作。而这个任务,放眼朝野,没人比李泰更合适了,所以他要有一个心里准备,准备挑这个重担。

    修书是李泰最擅长的,也是他最感兴趣的,自然更外注意,所以急切的寻问,具体的旨意,要什么时候下来。他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本可以让他名垂千古的著作。

    “应该快了吧!具体的,咱们还要等父皇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