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类别:
武侠仙侠
作者:
妙音0字数:8898更新时间:24/11/05 17:00:43
《楞严经》修学法要,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面,丁三、结示消除次第。
古德说是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那么本经在整个大乘佛法的定位啊,它就是使令我们能够真实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本经的特点就是它在处理我们修行人的一个根本问题,什么叫根本问题呢?就是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一切的思想行为都是内心发动出来的。
本经在引导我们了解我们内心的世界,主要的是把它分成真妄两个部分来发挥。就是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想像这两部分。
真跟妄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当我们内心当中是有所住,住在一个因缘所生法,比方说色受想行识,那么这个五阴的身心本来是我们过去的业力所创造出来的嘛,你是善业力变现出来的,你今生的五阴身心是安乐是庄严的;那么你过去是用罪恶的因缘变现的五阴身心,是丑陋的,是痛苦的。这种五阴身心,当我们心有所住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变成虚妄相,那么真实的心它是无住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来面目,这个五阴不是本来面目,它中假借很多业力的因缘而虚妄的显现一个假相出来,就像那个魔术师,它本来是一个手帕,这个手帕是本来面目,但是魔术师他有很多的幻术,幻术就比喻我们的业力,他这个手帕一变,唉变一个兔子,这个兔子就不是本来面目了,它是假借魔术师的幻术变现出来的,但是当我们的心住在这个兔子上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变成虚妄了,所以这个真妄最大的差别,就是第一个是他的心是住在一个相状,当然世间人住在一个外在的色阴,修行人好一点是住在自己的感受跟自己的想像,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就使令我们内心变成一种虚妄相。
本经在发明真妄的时候,我们看《楞严经》它是分成两部分来发挥的,在前面的理论篇啊,佛陀是一种对比的方式,真妄是对比的。我们看《楞严经》的前面的三卷半,佛陀在讲理论的时候,他是把真心跟妄心的功德跟过失啊,把它很明确的,把它对比出来,那么我们从这个地方,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所谓的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当我们的心是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你这个五阴的相状它是业力所变现的嘛。它这业力我们过去生它造的业它不是固定的,我们有时候造善,有时候造恶嘛,所以它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它是今天有时候是很顺利,有时候明天就不顺利。
所以你看到一个人,他修行人,他的心是起起伏伏的,唉你看他昨天今天很安稳,明天又闷闷不乐,这个人肯定是活在妄想中,有所住。所以你一个修行上路的人,他心应该是平稳的,因为你慢慢知道这个相状是不能执著的,生命是让你历练的,不能让你执著的,所以说
一个人如果是住在五阴身心的话,他的心肯定是起伏很大——不安稳性,心中没有家的感觉,在外面到处流浪啊!
今天打了一个好妄想,明天就起了一个不好的妄想,就他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安稳性。
真、妄的第一个差别: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这一点佛陀在前面的三卷半讲得很多,主人跟客人,你不要老是跟着客人走,他是来暂时挂单的,你不要以为你今天拜佛拜得很法喜,你有所住,这个法喜没有错,我们要知道,因缘所生法是没有错的,你生起一个法喜的感受没有错,但是你有所住的时候你糟糕了,因为你的安稳性是假借这个法喜的感受生起的,它走的时候,它是把你带走的,你假借外在因缘而有的,你还得要还给外在的因缘,所以你看一个修行人,突然间很高兴,突然间很悲伤,这都不是好事情,这个人还没有真实的找到家啊,你还是被这个妄想感觉牵着走,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人一定要先安稳下来,把心带回家这第一点。
第二、障碍跟非障碍的差别:我们一个人习惯有所住,住在自己的感觉,住在自己的妄想,你很容易产生对立,能所的对立,一旦有对立,你就有爱憎取舍的情绪,就会去追求去讨厌某一个特别的东西,那就产生烦恼了。所以你看一个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他烦恼特别重,因为烦恼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嘛。
所以从这个前面的三卷半的佛陀讲理论篇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真妄是不同的,真心是安稳的是功德性的,那么这个妄想呢,是不安稳的是障碍性的,大概佛陀在前面三卷半,就是讲这两个道理。让我们慢慢的一个修行人啊——
弃生灭、守真常,远离妄想,安住真如,以不生灭心为住,这是第一个重点,理论篇的重点。
但是佛陀在讲到后面的三卷半,从三卷半到第七卷的时候,讲修行篇佛陀口气就不同了,前面三卷半是对比的方式,真妄是不同的,有真就不准有妄,有妄就不能有真,但是等到佛陀讲二十五圆通的时候,佛陀就把真妄的思想,是以一种圆融的方式来开显,真妄不二,五阴的妄相是没有错的,所以当你安住真如的时候,你必须从空出假,重新面对你的生命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
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坏因缘的假名假相假用。
为什么呢?因为你菩萨要积功累德啊,你不把握当下的因缘,那你去哪里修呢?你不可能回到过去的五阴,你也不可能回到未来的五阴,你当然是把握当下的因缘身心世界,所以当我们真实安住以后,以不生灭心,又重新面对你五阴的假相,这个还是借假修真。
佛陀告诉我们:真实的功德,你还得从五阴中求,菩萨的布施就是要从五阴中布施,从五阴中持戒,从五阴中修忍辱乃至于禅定智慧,所以这个时候到了修行篇的时候,佛陀叫我们安住不生灭心以后,菩萨重新的以真实心又重新面对五阴,当然这个时候心态不同,青山虽然依旧在,但是今天的夕阳可不是昨天的夕阳,心态不同。开始以一种历练的心情,假借外在的假相来修学内心的功德,我们常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在一念心性当中发起菩提心,那么假借外在的五阴假相来断恶修善度众生积功累德,成就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所以我们在读《楞严经》,你会发觉佛陀前面讲的是对比的,让我们产生安住,到了修行篇的时候,佛陀是把它真妄把它结合在一起开始调伏,以真实在心来面对五阴,这个我们前面讲过。
当你面对你的五阴身心世界,《楞严经》的心态是什么心态,学过《楞严经》跟没学过《楞严经》差别在哪里?你还是面对你的家人,你还是面对你的子女,但是你是站在一个一念心性的角度,我要站在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那是因缘而有的,所以他是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生命——我本来没有烦恼,但是我还是面对我的烦恼的假相,我本来没有生命,但是我还是去珍惜我当下的因缘。
大乘佛法在观一切法因缘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先修空观破除我们的执取,从本来无一物当中建立你的人生观。所以这个《楞严经》它的特点,就是乘性起修。你站在一个五阴的角度来面对五阴,那你就糟糕了,你认为生命是真实有的,那你就被它牵着走,你的人生变成非常被动,那你完全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了。
所以我们不能住在五阴来面对五阴,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面对五阴,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你住在五阴,再来调伏五阴,你就不是它的对手了,你就很难修行了。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几十年,你看他没什么进步,方法错误嘛。所谓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一个解脱的因缘,它当然是往解脱道走嘛,所以这个根本问题你一旦错了,正如《楞严经》说的,你住在一个五阴的假相来修行,因为住在五阴你是虚妄性的,就好象说你用沙去煮,它一辈子不可能煮成饭,五阴身心是生灭性的是轮回性的,轮回性的东西,你能够修出菩提性出来吗?不可能。你要产生菩提的果,你要找到菩提的真因,所以你如果找不到你的真实的心性,那你不可能产生菩提性出来,因为你的因都没有找到,你怎么会有结果出来呢?
《楞严经》的重点,只有一句话,就是——让你把心带回家。
外面不是不能去,可以去,五阴不是不能面对,但是你要把心安定了,安定在一念心性你才有资格谈到面对五阴,你没有找到家之前,你没有资格谈五阴的对治跟调伏,所以这个《楞严经》它是先求安住再求调伏,菩萨一定是先把自己的心,找到你的真实的本来面目,以不生灭心安住,观察你自己的生命,其实你本来没有这些东西的,那是假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这个时候你就掌握了整个《楞严经》的修学了,这个就是首楞严王三昧,就是改变你的心态,你过去喜欢布施,你还去布施,你过去喜欢放生,你还去放生,统统没有关系,但是你站在一个一念心性的角度来修布施,一念心性的角度来持戒,那么所有的功德变成菩提性不是轮回性,是差在这个地方。所以《楞严经》整个修学,我们今天最后一堂课啊,其实就是改变一个菩萨的心态——
你心态改变,你整个生命因缘完全改变,你心态不变你怎么修,你就很难修行了。
因为你本质错了,你本质是虚妄性的,你本质是虚妄性的你不可能修出真实的东西出来,不可能,就像沙煮不出饭一样,不可能。
丁三、结示消除次第(分三:戊一、诣何为界。戊二、并销次第。戊三、结劝传示。)
菩萨掌握了一个修行的真因,慢慢的走上菩提的真性,那么消除五阴虚妄的执取,到底它的消除的次第,这个五阴的消除次第是什么次第呢?
戊一、诣何为界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五阴到底是以什么当界限呢?一个菩萨要修到什么程度才知道他真实的已经是远离五阴的执取,真实在无住在五阴呢?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佛陀告诉我们说,要远离五阴假相的执取,那么这个什么叫远离五阴呢?它的标准在哪里呢?佛陀说,你现在想要知道因界,这个因就是五阴,那么五阴是一切法之因,一切的根尘识都是五阴所变现出来的;浅深就是边际,
一、什么是色阴的边际呢?唯色与空这个色就是有相,空是无相,所以从有相到无相都是色阴的边际,我们前面讲耳根圆通的时候,有提到耳根所面对的是一个声尘,声尘它的一个色阴有两个相状,第一个动相就是有声音,第二个是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是一个声尘,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远离动相的执取,远离静相的执取,这个时候才超越了色阴,色跟空都是属于色阴。
二、唯触及离是受边际,那么我们想要脱离感受的系缚,我不再跟你走了,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是远离感受呢?唯触及离触是心中的爱著,离是心中的厌恶,你很讨厌一个人,你还是活在一个感受,喜欢一个东西跟讨厌一个东西,心态是一样,一样的心态,都是生灭心都是轮回心,所以真实的一个远离感受的人,他心中是无喜亦无忧,他没有所谓的讨厌,他也没有什么喜欢这件事情,所以远离感受是要远离触跟离。
三、唯记与忘是想边际,那么怎么样知道我已经脱离这个妄想的这种执取呢?记就是有念,忘就是无念。所以你经常什么都不想,无想也是一种妄想,因为无想它是一种妄。远离想远离无想保持中道,这个就是想的边际。
四、唯灭与生是行边际,灭就是心中的寂静相叫灭,生是心中活动,心中很多的分别活动叫做生。那么远离生跟灭两相状,才能够超越行阴的边防。
五、湛入合湛归识边际,这个识阴的边际是湛,湛就是有为的生灭之法,合湛是无为的寂灭之法,所以这阿罗汉他在识阴当中,他是住在这个无为的寂灭法,所以从大乘佛法来看阿罗汉圣者,他是活在无为的寂灭法,因为他是住在空性,他不能产生随缘的作用。
这一段整个意思就是说,我想这一句话它最重要就是,给一个大乘佛法一个修学的目标——
当我们开始走上路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才能调整自己。
大乘佛法的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中道,远离两边顺入中道。
我们看大乘经典,佛陀在开示菩萨他很少讲一句话,除非他要对治你,一时的对治,那是从对治悉檀,只要佛陀发明的是一个真实义,从第一义帝悉檀来说,佛陀讲话肯定是讲两句话的,佛陀说犹如莲花不著水,一定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佛陀在讲大乘,在引导大乘菩萨,他的思想永远是一种平衡式的思考,声闻法的思考模式基本上是对立的,你看声闻法对娑婆世界是极度厌恶的,佛陀告诉我们,对娑婆世界你要保持距离,但是你又不能够完全断灭,就是见相离相,你不能执著你要无住,但是你可必须要保持深心、菩提心来面对它,所以有人说,大乘菩萨的性格,所以这个人是不是适合修大乘佛法,看性格就知道。
最适合修大乘法的性格——调柔清净。
生死凡夫就是很杂染,内心有很多的烦恼,虽然调柔但是杂染那没有用。
二乘人当然很清静,但是二乘人的清净你发觉他是对立的,他不调柔。为什么?因为二乘佛法的空性,他是不能随缘的,二乘人观一切法空,他没有随缘意。
菩萨一切法空,他虽然不变但是他有随缘意,空性中有随缘,所以他清净中又带调柔,调柔中又带清净。
在《华严经》里面,最有代表性的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他的名称就知道了,什么叫普照呢,体性同遍曰普,菩萨的内心安住一切法空,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平等,但是他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产生贤,随缘成德谓之贤,他能够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不否定当下的假名假相假用,利用当下的因缘来历练,来积功累德,历事练心。
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整个菩萨的修学永远是远离两边的,比方说:
一、你现在的心很沉闷,那你就要修假观,所以你一个人要善调其心,你心很沉闷了,又修空观更沉闷了,你要想想,唉,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娑婆世界的过失,从这个因缘的假相,娑婆世界的杂染相,极乐世界的功德相,来启发你的好乐心。
二、你的心已经很躁动了,那么你要多修空观,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其实是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的,那么娑婆世界的杂染相,也本来没有的,就把心慢慢的沉静下来。
总而言之你太过于主动,你就用空观调伏一下,有时候我们的心会比较主动,但是过分的主动就变成躁动,但过分的沉闷也不行,到时候,就像《大乘起信论》一个菩萨经常观空观,空观的力量太强,会产生两种过失,第一个不乐修善,不好乐修善,那个地方很多的义工要做,你不想去,忘失大悲,对众生的痛苦没有感觉,那你到这个程度你就知道,哦,我空观太强了,用假观来调伏一下,总而言之,菩萨经常用中道的智慧来善调其心,使令自己远离两边顺入中道,这是这一句话的意思。菩萨的一个调心的目标。
戊二、并销次第
前面是它的一个目标,这个地方讲它的过程,那么它的过程消除是一个什么样的修学次第呢?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这五阴的根元呢,它的生起是重叠生起的,它是一个生完再生一个,一个生完再生一个,好象那个洋葱一样,它是一层一层的,那么它生起的次第呢,是[生因识有],它是由细而粗,先有识阴,因为识阴是最微细的第八识,然后才有行阴想阴受阴色阴,生起是由细,细相到粗相,但是我们在消除这个五阴的执取,刚好相反,灭从色阴,是从最外层最粗的,从色阴消除乃至于受想行识,是这样一个次第。生起是由细到粗,灭除是由粗到细。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我们观一切法空,那当然一空一切空,理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你不能够说,我观到都是本来无一物,我看这个麦克风,却是执著是有,不可能,你既然观一切法能够真实了解一个法是本来无一物,每一个法都是这个道理。但是事相就不一样了,事相的消除它是一个一个,先灭除色阴,我们要先远离外境的执取,再远离自己的感受,再远离自己的妄想,那慢慢慢慢再对治行阴识阴,它是有它的次第的,所以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已经把这个劫波罗巾的六个结,这个六结我们前面讲过了,[动静根觉空灭]刚好配五阴,那么到现在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再来询问,到这个地方,佛陀已经把经文讲得将近圆满了。
这段经文的重点就是说,佛陀是讲一个观念说,菩萨当然本经它是有理观有事修,理观它是一个总相,观一切法的总相,但事修它是别相的对治。不过从本经来看,理观是特别重要,理观是影响到你的种性,你这个人你一生的修学的格局到什么程度,就看你心中是经常用什么道理来思惟。
天台宗很强调种性,忏公师父常说你这个人性格怎么样,你学佛以后到现在你遇到所有的事情,你就考虑到你个人的因果,我这样做对我自己有什么样,未来有什么样的安乐痛苦,你就扣紧你自己的因果在思考,你今生大概就是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大概跑不掉了。因为你的思考模式去影响到你整个种性了嘛,你完全用人天的因果来思考,人天种性。一个葡萄的种子它长不出苹果出来的,你整天的思考都是无常无我,对所有事情完全一概的厌离,声闻种性,你能够保持大乘的安住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这个是成就无上菩提的种性。所以你今天依止什么道理来思考事情,影响到你的根本的种性,乃至你做多做少,那影响你成就的快慢。
理观是比较重要,因为你理观大概建立起来了,种性成就了,那其它是……你一个人修行上路了,上了高速公路,那你开的比较慢开的比较快,那到达目标是迟早的问题了。
印光大师常说,一个人,真实发了菩提心,那是什么一个境界,王子坠地,功超群臣。
你生长在王族之家,你要继承王位的,你今天用人天的思考,用无常无我的思考,你顶多做到宰相,宰相你也不能继承王位啊,因为你不是那个种性。
菩萨是先建立理观,然后依止理观来带动你六波罗蜜的事修,这才是正确的!
先成就你的正确的思考模式,你才有资格来谈对治谈修行,你的中心思想都没有建立起来,菩萨云何应住,怎么都没有安住,你怎么修行呢?不可能修行的,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说,理观是第一要务,大开圆解,明白第一义谛,建立正确的思考模式是根本,然后从这个思考模式去发动你的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式,以理观带动事修。
戊三、结劝传示
佛陀对我们弟子的一个结劝,勉励我们把这样一个大乘的中道实相的道理,传布到后世。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佛陀在讲完这部经的时候呢,他讲了一个结劝,从结劝当中佛陀是两个劝勉,第一个从自受用的角度,佛陀告诉我们说,我们应该好好的将这个五阴妄想的根元,用空假中三观,它本来是即空,告诉你自己面对烦恼的时候,第一个贪欲的烦恼、瞋恚的烦恼在心中活动的时候,经常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这个烦恼的,但是我还是面对这样烦恼的假相,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那么从一个空假中三观,空观观察它是本体是清净的,假观观察它是一个因缘的假相,那么依止这样保持中道,从这个地方的心得开通能够开悟通达中道的实相,菩萨经常用空假中三观来建立自己中道实相的观念,成就自己的菩萨种性,这地方是自受用。
当然,菩萨有大悲心,应该将此中道的实相法门,传到末法当中诸修行者,使令能够他受用,让众生也知道一些修行的观念,什么观念呢?令识虚妄,深厌自生,了解五阴的虚妄而厌恶三界的心自然生起,知有涅槃,不恋三界,那么虽然我们知道五阴是虚妄的,但是在五阴当中也有它的一个真实的功德,我们讲过五阴相状是虚妄的,体性是真实的,所以离开五阴你也找不到真实的功德,在五阴当中去磨炼,去找到你的菩提涅槃的功德,而不贪恋三界。
佛陀的结劝——五阴不能够执著,但是五阴也不能够完全断灭。
这个地方把中道思想作一个总结——
菩萨对于生命啊,不能执著,但是不能完全逃避,因为你五阴它是虚妄,但是它里面有涅槃啊,涅槃性在里面,你不随它转你就能够把这个……,所以我们常说轮回性跟涅槃性,菩提性是不二的,五阴你要被它所转,那你就变成轮回性,你能够不随它转,不随它转它就变成菩提性,所以五阴到底是好是坏?生命到底是……对你来说你今生的生命,你今天的生命从父母生到你现在,你的感觉你的妄想到底对你来说是一个祸害,今生的生命到底对你是一个功德,答案是不一定,看你怎么操作,你操作得当,今生的生命会创造一个很大的功德给你。
诸位,你想想看,你念佛是用什么来念佛?当然是用你的妄想心来念佛,你为什么发菩提心?你还得靠你这一念心性发菩提心啊,你要拜佛你要靠你的色身啊,你说你不靠五阴怎么可以呢?
所以问题不在五阴,问题是你今天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你用迷惑颠倒的心,那五阴对你来说全体变成障碍,那你就被五阴抓得死死的,你用觉悟的心面对五阴,五阴变成你成就功德的一个资粮。
我们常说一句话,你一个人执著你的生命,你老是执著这个外境,执著你的感觉,你的生命完全被动,所以古人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你能够不执著那五阴身心,它变成每一个法都是功德的资粮,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它本身是虚妄,但是虚妄当中你要知有涅槃。
我们一再强调:大家读圣贤书——就是学佛陀的思考模式,所学何事,就是明理啊,《法华经》讲得很清楚啊,为什么读大乘经典?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啊,佛陀遇到事情是怎么思考的?佛陀敢是应化身啊,你看佛陀也是生老病死,也示现一个男众的色身,男众的感受想法,但是你看佛陀这一个应化身,成就一个广大的,转法 轮的因缘,流到后世,我们现在还承受释迦牟尼佛的恩惠,五阴没有错啊,所以就是说,你经常要保持一个中道的思考。
乙五、功德篇(分二:丙一、明灭恶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
假设我们透过前面的正觉的理观,即空即假即中的理观的中道的思想,然后带动了一个事修,这事修有两个,一个是持咒,一个是持戒。那么透过理观跟事修,会带动什么功德呢?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力用?
丙一、明灭恶力用
先明白它能够灭除我们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这种灭恶的力用:
多功较量
问: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答: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佛陀在讲功德之前,佛陀习惯是用对比的方式,因为凡夫本身就活在二分法,所以直接讲功德我们很难去体会,所以佛陀先讲出一个情况,然后再加以对比有助于我们了解。
佛陀说阿难,假设有一个人,这个是假设啦,这个人他用遍满十方虚空的珍宝,这个珍宝很多,有十方虚空这么多的珍宝,然后这个珍宝干什么呢?把它供养十方的微尘诸佛,不是供养一尊佛,是十方微尘诸佛,而且他的心态是[承事供养,心无虚度],承事 就是他亲自的到佛陀的面前至诚的去供养,而且这个心态是怎么样呢?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他去之前充满了期待,在供养的时候至诚恳切,做完以后又念念的随喜,他的心态完全没有中断,这个供养心没有中断,心力特别强,佛陀就问这个阿难尊者说,你觉得,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个人以布施佛陀的这整个因缘,他所成就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阿难回答说,佛陀啊,虚空是如此的无边无际,所以虚空里面的珍宝当然是无边无际。阿难尊者也讲出一个例子来做比况,他说过去曾经有一个众生,这个众生是谁呢?阿那律尊者,他用七钱去供养一尊佛,你看他能供养的财物只有七钱,所供养的只有一尊佛,那舍报以后尚且获得七生七世转轮王位的功德的福报,更何况是现前的情况呢?用十方的虚空充满无量的珍宝去供养十方微尘数诸佛,而且每一尊佛都是至诚恳切的去供养,那阿难尊者说,以我的内心世界啊,我用多生多劫的时间去思考这个福德啊,我也没有办法把它算出来,所以,他的福德怎么能够有边际呢?有穷尽的一天呢?
我们一般讲业力有三个标准:
第一个、心——心力很强,你看【承事供养心无虚度】,用这么多的珍宝又亲自去供养,而且中间又不敢打妄想,这个心力强。
第二个、境——个上品境,父母师长三宝,中品境是人嘛,畜生饿鬼是下品境,他供养的田是一个最殊胜的田,心强境胜。
第三个、相续——他又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当然这个福报是非常的大,有为诸法当中,我们能够遇到佛陀,又很虔诚的去供养十方诸佛的这个珍宝,当然有为福报里面,最为殊胜、最为广大!我们先休息一下再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