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三十九)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安离不失眠字数:2339更新时间:24/11/28 22:05:29
    (三十九)

    李明月通透非常,这些道理不是不懂,只是不能出自她自己之口。

    李白闪神,微愣。

    如此简单不算委婉的寓意,他怎能不知。

    空有经邦济世之志,却无经世济民之能。

    大唐的官场,的确无一人似他这般放浪形骸,随心所欲。

    为翰林供奉,酒意上头,都天子呼来不上船,口无遮拦,挥墨无度。

    谨言慎行,乃为官之要。

    灭绝洒脱天性,抛却美酒美景,中规中矩地换一个官位,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道长,求仕十余年,潦草收场,如何甘心?”

    他生性豁达,潇洒淡然,鲜少有执念之事。

    苦苦干谒十余年,营造名声,为上位者所知,如今若是回头,这十余年仿佛大梦一场。

    “小友魔障了。”

    “何为潦草收场?何为功成名就?”

    “小友如今诗名遍天下,追随者众多,难道不算收获吗?”

    “随心而为,才应是小友的作风。”

    有些人,可以是出口成章始终站在巅峰的天才诗人,可以是仗剑去国的侠客,却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方才所说,皆是老道的肺腑之言。”

    “言尽于此。”

    “小友切莫因虚妄的魔障,反误了自己,误了身边人。”

    “否则,蓦然回首,前尘往事,除却诗酒,再无他物。”

    司马承祯的眼神睿智清明,平和神秘。

    这个几乎要走到人生尽头的老者,这个道家一门的宗师,似乎真的能看破红尘俗世,一语道破因由。

    剧情中的李白,生命将亡之际,何其凄苦。

    反误了自己?

    误了身边人?

    不,他不会。

    李白下意识地想反驳。

    可嘴唇翕动,终究还是没有底气喊出来。

    “小友,请代老道向明月公子问好。”

    司马承祯在童子的搀扶下,慢悠悠离开了李白的视线。

    希望今日之谈,这个本就惊艳众生的李太白能够破茧重生。

    助人之乐,亦是修道修心。

    李明月超然于世,他愿意结这个善缘。

    李白呆坐在原地,脑海中先是不断回荡着司马承祯语重心长的话,后又走马观花般掠过了这些年的种种。

    误人误己。

    这四个字,其实并没有错。

    他看似随性不羁,实则早就将自己陷于囹圄之中。

    他的阿月呢?

    时时刻刻伴他身侧的阿月,是否也曾因他的执迷不悟心中愁苦烦闷。

    岑勋沉默的坐着,没有打扰李白沉思。

    突破虚妄前的迷雾,是李白必然要经历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良久良久,李白长叹一口气,似是要将心中的浊气尽数吐出。

    道理他不是不明,只是一直在自欺欺人。

    司马承祯仙风道骨,德高望重,有世外仙人之名,这番话由司马承祯说出,如同重锤响鼓,有醍醐灌顶之效。

    很多时候,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岑兄,我悟了。”

    李白畅快的笑着。

    岑勋笑而不语,并没有煞风景的打破砂锅追问到底。

    无论李白悟出了什么,是离经叛道还是石破惊天,都不重要。

    此刻,李白的状态便是最好的说明。

    离开王屋山阳台观,客栈之中,李白倒头便睡。

    前所未有的平静,前所未有的踏实。

    仿佛,在阳台观对坐沉思,耗尽了他所有的心神。

    冲破藩篱,越过迷雾,得见新的世界。

    何苦作茧自缚,不得开心颜呢?

    一两清风二两酒,三抔清溪四海去,自是诗道最上乘。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河南道一行,甚值。

    他的阿月还真是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格外通透。

    阿月用意,他怎能不知。

    李白一改迷惘困顿,游山玩水,谈天说地,携岑勋与颍阳山居重逢了元丹丘。

    司马承祯是前辈论道,而元丹丘则是同辈相交,这场小聚便更加随性富有趣味。

    山中清幽雅致,百花正盛,蝉鸣鸟叫,酒香剑鸣。

    李白舞剑,元丹丘相和,快哉快哉。

    酒酣耳热,此意最阑珊。

    李白放下那把明月剑,手执酒杯,朗声出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开口,便是千古之句。

    狂放不羁,大气磅礴。

    元丹丘挥手,招来一旁的小童吩咐几句,小童执笔记下了这场从此刻起便会被历史铭记的山间小聚。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身形微微踉跄,肆意笑着,将元丹丘和岑勋杯中蓄满美酒。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李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反复高呼重复着“与尔同销万古愁!”

    清风依旧吹拂着,暖阳透过枝繁叶茂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随意的山间小聚,不再平凡。

    元丹丘和岑勋看着童子执笔写下的《将进酒》,相视一眼,皆是震撼。

    酒后的李白,才情如泉涌。

    这篇《将进酒》注定流传千古。

    而不论是元丹丘,还是岑勋,都会因这篇《将进酒》在历史的洪流中得以留下自己的名字,不会成为一颗沙砾。

    “喝!”

    “与尔同消万古愁!”

    元丹丘和岑勋心中豪气冲天,起身,与李白继续痛快畅饮。

    放浪形骸,似山间野仙。

    畅快,满足,酣畅淋漓。

    元丹丘和岑勋不约而同笃定,与李白对饮,是人生一大幸事。

    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

    虽是山中小聚,但那种扑面而来的浪漫瑰丽大气磅礴的感觉就好似是在李白的引领下访名山,游江河。

    李太白,不愧是李太白。

    此间,唯有李太白。

    鼾声渐渐响起,蝉鸣也不知何时悄悄降低了声音,仿佛生怕打扰到这场无与伦比的山间小聚。

    千古佳句,旁人苦苦思索不可得,一字推敲,耗尽心血。

    而李太白,天马行空,信手拈来。

    天才,唯有这样一个解释。

    酒醒之后,这篇《将进酒》已经传遍了河南道,不出多时,大唐尽知。

    李太白之名,如花团锦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