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战火纷飞,无处不争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风吹爱浪字数:2908更新时间:24/11/29 02:13:52
秋尽冬来,战争很快就被拖到了冬季,在被围着打了两个月后,南阳郦县,梁郡雎阳先后陷落。
相比张良的稳扎稳打,一步步缓慢的推进,诸葛亮在豫州打得十分激进,在打下雎阳以后,他立刻四面出兵,在十一月底已将整个梁郡攻陷。
此时的曹操已经驻兵宛县,在这里和张良的大军对峙,局势的糜烂让他食不安寝,夜不能寐,整宿整宿的失眠。
主力大军被拖在这里动弹不得,那边的狼牙军如狼似虎,派去的援军根本就不顶事。
虽用了些计谋取得了一些小胜,也斩杀了上千狼牙军,可这支军队全都是些不要命的疯子,不打至最后一人绝不干休,故而打得羽林卫与陷阵营非常难受。
而且在剿杀狼牙军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援军赶至被反将一军,导致己方损失惨重。
在整个梁郡失守之后,狼牙军的攻势才渐缓了下来,但只要随后成立的县衙将城内的一切理顺之后,必然会再次攻掠其他郡县。
但也随着交手,让孔驷、司马懿、杨修三人对诸葛亮以及狼牙军有了更加了解,有了足够的认识。
经过分析之后,他们得出没有三倍于对方的兵力,也就是三十五万以上的精锐之师,真的很难战胜对方。
用一座座城去迫使对方分兵,在攻城战中消耗对方实力,这原本倒也是一个不错的计谋。
可汉军如今每治一县,必夺当地士绅和地主的家财,人还要全部送走,这就相当于在挖南楚朝廷执政的根基。
没有这些士人阶层的支持,百姓多愚昧,很容易就被收买。
只要有条活路,谁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就会接受谁的统治,是不会理会城头那支大王旗是如何变幻的。
是的,在城池尚未被打破之前,他们或许还会帮着守城,为守护自己的家园而战。
可一旦城池破了,在活着都很艰难之时,楚地百姓们才不会管刘备是不是南楚朝廷口中的汉贼。
再说了,自汉天子刘协身死,袁术等割据势力称王,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宗亲刘表被击败之后,大汉其实在人们心里已经亡了。
如今这些刘姓宗亲的郡国已经彻底被废,之前在曹操接手豫、青、徐、荆等州后。
第一件事就是从这些汉室宗亲手里勒索钱财,清退土地,用来赏给支持他的世家豪族们。
这么说吧,自桓灵两帝开始,天灾频发,之后又有人祸,大小世家以及地主们肆意兼并土地,活不下去被饿死之人比比皆是,最后都成了路边的白骨。
人贱如草,如猪狗,这才是引发黄巾之乱的根本诱因,活不下去就只能反,没有张角还有王角,总有英豪出于草莽,掀翻这个开始吃人的王朝。
卢植的地位之所以超然,除了他是大儒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灵帝时他就已经开始帮着朝廷镇压了多次叛乱,可以说是数次救大汉于水火之中。
灵帝在年轻时或许也曾有过雄心壮志想要扭转乾坤,再兴大汉。
但根子已经烂了,他也变成了一个及时享乐,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昏君。
卢植曾借着日食天象来劝谏,陈说政要,上疏八策以革朝廷弊端,可惜不被采纳,也有灵帝刘宏没有改革勇气,敢与大多数人为敌之心。
此八策为,【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
【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以此收买人心。
【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借此事肃清一批作奸犯科,尸位素餐的官吏。
【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也就是拉拢和团结刘姓宗亲,防止那些世家豪族在地方坐大。
【修体】,征召郑玄之类真正有才德之人出仕,打破朝堂之上结党营私,互相攻讦的现状。
【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及时掌控这些人的动向,如有与地方势力勾结并坐大的迹象,立刻调任。
【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
【散利】,建议刘宏不再蓄积私财,不要再过那奢靡的生活,废黜卖官鬻爵,花钱赎罪的荒唐政令。
这八策字字珠玑,从地方到中央朝廷,从黎民百姓、士人、宗亲到皇帝,都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卢植没有敢动土地,也没敢废察举,这些政策施行起来不简单,但也并非难如登天。
只要刘宏想,就还能为汉朝续命数十上百载,未必不能中兴。
再退一万步,如果刘宏愿意放权给刘姓宗亲,让姓刘的开始坐大,与地方上那些人斗。
哪怕衰落不可避免,天下群雄再次开始逐鹿天下,最后也是肉烂在锅里,姓刘的有大概率会再次坐上帝位,三造大汉,成就世间第一次存在世间超过千年的王朝。
不过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也不可能长盛不衰。
自刘秀以后,东汉其实连出数位明主,打得北方胡人和西域诸国瑟瑟发抖,让大汉威名广播四方。
那个如今在中亚横行,有崛起之势的萨珊王朝,这就是日后的第二波斯帝国。
在当初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第一波斯帝国败亡之后,也是通过丝绸之路吸收汉朝先进的文化之后才再次崛起的。
哪怕再次称霸,萨珊王朝的统治者也不敢对东边这个邻居起一丁点心思,一点都不敢有,其他如贵霜、月氏、大宛、身毒(天竺)亦然。
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并不蠢,在他们花了一点心思了解东边这个邻居上百近千年的历史后,就无一例外的全部陷入沉默,患上了恐汉症。
他们真的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民族这么热衷于内斗还没有被吞并,被奴役,并且走向消亡,明明北边的匈奴、鲜卑等胡人并不算弱。
要知道在某段时期,匈奴帝国最强盛之时,可是吊打西域以及中亚某些大国的。
鲜卑也是,在崛起之时,也曾东征西讨,压得众多国家喘不过气。
可就是这些强大的部落或者汗国,都拿一直在内斗的夏人,周人、秦人,如今是汉人,拿这个民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他娘的打不灭。
自春秋、战国、秦汉这一路打下来,汉族人越打越强。
强到什么程度,自张良西出,刘备驱逐草原诸胡,马踏西域开始,有点忧患意识的君主就开始担忧东边会诞生一个谁都惹不起的霸主。
偏偏北汉行的还是王霸之道,不臣服者如龟兹与乌孙,已经给诸国打过样了,只有灭亡一途。
后面那积极的通商,也未尝没有学习汉人先进的技艺以自强,以及关注发生在大汉内的战事,想及时知道华夏大地的最终归属,有早早的为以后做打算之意。
没办法呀,人家历经千年战火洗礼而不灭,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一旦存了扩张之意,儒家的仁礼束缚不住这头怪物,那周围的国家就惨了。
当初强大如匈奴,在得罪了汉人之后,不也被打得差点灭种,这才让鲜卑等其他胡人趁势崛起。
就这报了仇以后汉人还尤嫌不够,将被匈奴人欺负之事视为耻辱,甚至修史铭记,世世代代不得忘之。
而且根据汉人所修的那些史书来看,这些中亚强国找到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规律。
一旦汉人大一统,绝对要打几个邻居来宣扬一下己方的文治武功。
如今的北汉,也就是刘备所建立的朝廷,还没一统就把手伸到西域诸国了,甚至都有自治县的存在,在悄悄的移风易俗,化胡为汉,不难猜出其背后包含着的野心。
没有人敢明着对抗北汉,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支持一下南楚,卖他们马就是非常紧要之事了。
这些国家其实没有怎么商量,全都不约而同地将所有的好马卖给了南楚之人。
一来有钱赚,二来还能阻拦北汉大一统的脚步,何乐而不为。
就算明面上与北汉来往甚密,做着大宗商品交易的贵霜,其实也在用国内某贵族的名义卖给曹操战马。
在他们看来打得越乱越好,最好将汉人打得十室九空,就此一蹶不振才好。
有了乌孙被灭之事,这些国家已经隐隐有勾结串联的迹象,如果北汉与南楚打得两败俱伤,他们不介意联手来一次东征,让这个可怕的民族从世上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