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一脸的无可奈何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步枪子弹字数:3858更新时间:24/11/06 07:49:33
    胡惟庸愣神片刻,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李善长就成了这个样子。

    “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胡惟庸一脸不解的问道。

    李善长道:“我本来于洪武四年辞官,当时在老家日子过得倒也安稳。奈何陛下抬爱,洪武五年又于濠州奉命修建宫殿,管理迁于濠州之民。

    兜兜转转,又回到应天府。可是年岁已大,已经老眼昏花,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李善长说着便站了起来,朝外面走去。

    胡惟庸双眼瞪得老大,就像是第一次认识李善长一样。

    “大人,这是何意?大人,这是何意啊?您为何如此啊?”

    胡惟庸跟在李善长的身后,想要挽留李善长,可是不管胡惟庸说什么话,李善长都没有停留。

    说好一起共进退,怎么就这么走了?

    “这叫什么事啊!”

    胡惟庸一拍自己的大腿,来到大门口,眼睁睁看着已经坐着马车离去的李善长,一脸无可奈何。

    李善长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

    李善长是一个聪明人,他对朱元璋的性格一清二楚。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以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自言自语,“我家以受宠至极,没有必要和你趟这趟浑水。

    原本我以为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后,你会收手,可是今天一看,你根本就不会收手,你甚至还想和陛下相争,你真以为你是张士诚、陈友谅?

    你是我这辈子来,唯一看走眼的人,你这个脾气,要把自己葬送深渊。”

    李善长摇着头,一脸的后悔。

    之前胡惟庸找李善长的时候,胡惟庸一直不知道是谁把他儿子害死的,李善长念在和胡惟庸是亲家的份上,帮他一把,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可没想到,胡惟庸今天竟然让自己来帮他试探试探朱元璋。

    刚开始,李善长是拒绝的,可是架不住胡惟庸软磨硬泡。

    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面见朱元璋时,李善长待在旁边几乎没说什么话,就胡惟庸一直在说话。

    其中,胡惟庸有好几次都在言语上冒犯了朱元璋,甚至还有些逼迫朱元璋的意思。

    朱元璋当时没发火,不代表以后不发火。

    朱元璋眼底的愤怒被李善长看的清清楚楚。

    这几年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李善长知道不少。

    再加上这次的事情,愈发的让李善长感觉到,朱元璋要对胡惟庸动手。

    两人还是亲家,有很多利益纠缠。

    朱元璋如果真的要对付胡惟庸,胡惟庸能跑的了?到时候谁敢求情,谁就是胡惟庸的同党。

    李善长知道自己想要和胡惟庸彻底撇开关系是不可能的,但是能撇开一点是一点,凭借着以前建立的功劳,怎么着也不会太过为难自己。

    本来李善长还想着拉胡惟庸一把,可是从今天的事情来看,整不好还要被胡惟庸拉下水去。

    李善长明白,如果朱元璋真的想杀胡惟庸,胡惟庸根本就挡不住,没有任何反抗的空间。

    当天晚上,胡惟庸回到家后,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一直躺到五更天。

    胡惟庸抬起头,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从床上坐了起来。

    上早朝的时候到了,作为历史上最劳模典范的朱元璋,在他手下当官,可不是一件轻松事。

    胡惟庸穿戴整齐,坐着马车走出了家门。

    在去皇宫的路上,胡惟庸心里不停的思考着自己儿子的事情……

    天空放亮,李财吃过早饭后,来到了书房中。这俩天自己也准备把自己的女儿接过来住,现在搞的自己的女儿自己都不敢去看,因为李财知道现在的人,特别是当官的做事没有底线。李财也不敢冒险。

    李财坐在书房的书桌面前,桌子上放了一张洁白的宣纸以及李财从自己的书袋里中找来的铅笔尺子等工具。

    李财拿着这些东西,开始认认真真的绘制起图纸来。

    李财看过不少的纪录片,在看过的纪录片中,就有详细介绍过火绳枪、燧发枪和佛郎机炮的。

    而且,李财小时候非常喜欢这些东西,曾经买过武器百科等书籍,对于这些老旧的枪械,还是很了解的。

    陈松绘制的火铳乃是火绳枪,只不过又和寻常的火绳枪不一样。

    李财画的火绳枪,有点类似于缩小版的佛郎机炮。

    火药和铅弹不像寻常的火铳一样直接放置在枪膛中,而是放置在一个带着横杆的铁管中。

    这个铁管里面装填火药和铅弹,铅弹放在铁管口,死死的卡住。

    铁管后面被铁片堵住,露出一个小孔。

    火铳原本装填弹丸的地方空了出来,只留下引药室。

    铁管卡死在火铳原本装填弹丸的地方,铁管后部的小孔对准引药室。

    在放置铁管的旁边设置一个卡槽,让铁管上的横杆刚好可以卡在火铳上面的卡槽中。

    做好一切之后,在引药室中放置火药,然后扣动扳机,位于引药室上面的火绳夹落下,点燃引药室中的火药,通过小孔点燃铁管中的火药,随后击发铁管中的弹丸。

    火铳的内壁略小于铁管的内壁,铅弹在高压之下膨胀,可以很好的防止漏气。

    为了气密性,李财在铁管和火铳内壁之间设置了倒扣,同时让铁管外壁伸长一些,可以更好的和火铳内壁贴合。

    这个铁管可以看成加大版的子弹,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装填弹丸,只需要更换铁管就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这个设计来源于佛郎机炮,这是加快火绳枪射速的最好办法。

    李财将绘制完的图纸放在旁边,然后又取出一张宣纸,开始绘制起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出现在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现在才十四世纪,还早个一百多年。

    佛郎机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

    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但因为子炮和母炮之间的缝隙过大,射程不会太远。

    但是它的射速高,在这个时代,比普通的那些火炮快上不知道多少倍。

    李财为了防止设计的火绳枪出现漏气的情况,设置了倒扣,可以有限的减少漏气现象。

    对于佛郎机火炮,陈松并没有设计这个装置,毕竟火炮的重量大,装药也多,若是设计这个装置,装填的时候会很不方便。

    不多久,李财便将佛郎机炮的图纸绘制完毕。

    画好这些图纸之后,李财将它们存放好。

    李财不是傻子,没有必要拿着这种东西去求着朱家父子邀功。这个就是古代腐儒傲骨。

    之前李财说过自己能改进火铳,若是他们对此心动,自然会找到李财这里。

    若是拿着这些东西去找他们,反倒是落了下成。

    在合适的时候拿出来,效果会更好,不必急于这一时。

    李财画完这些东西后,揉了揉自己的脖子,走出书房。

    刚刚活动了几下筋骨,大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

    敲门声轻微且有节奏,不是恶人。

    李财来到大门后,打开了大门。

    小屁孩朱棣的笑脸出现在李财的面前,李财拱手抱拳,道:“不知殿下前来,未能远迎,还请赎罪!”

    “什么赎罪不赎罪的,说这些话就见外了!”

    今天的朱棣格外的热情,都快和李财称兄道弟了。

    李财还是之前那样,不冷不淡,不卑不亢,“殿下,里面请!”

    朱棣走进了大门,来到了前厅中。

    “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你,你之前说的改进火铳之事,到底有几分把握?”朱棣刚刚来到大厅外面,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财笑了笑,没有直说,而是避开这个话题。

    李财指了指大厅的椅子,“殿下请坐!”

    笑话,就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过来白嫖我的东西?我的东西就这么廉价吗?就算你是燕王朱棣也不行!

    升米恩,斗米仇。有些事情,不能太过宽容,就算是皇家也一样。要是这样要习惯了,以后有我的好吗?那不成奶牛了吗?这不行!

    朱棣毕竟是王爷,所以坐在了主位上,李财坐在朱棣的下手位置。

    “殿下,不知今天来所谓何事呢?”李财问道。

    小屁孩朱棣一愣,暗道:“你这小子是明知故问吗?俺今天来干什么你不知道吗?刚才俺进门的时候不是都说了吗?”

    “俺今天来没啥事,就是想和你唠唠家常!”朱棣一脸憨厚的样子。

    若是其他人看到朱棣这个样子,很大程度会被骗过去。

    可是李财知道朱棣是个什么人,这是个能在战场上和敌人面对面拼杀的主,谁要是被他的外表蒙骗,会死的很惨。

    “说起来俺还要感谢感谢你,若不是你,俺娘现在还病着呢!”朱棣说道。

    李财道:“说这些话干啥?皇后娘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陛下又是拯救生民驱除鞑虏的英雄,再说了,殿下已经将这处院子赠给我了,已经很不错了!”

    李财这话说的朱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沉默了老半天时间。

    朱棣毕竟还只是不到十多岁的少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脸皮子也还薄。

    “我今天来想请教你一些事情!”朱棣半天憋出这样一句话。

    “什么事啊?”李财漫不经心的问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关于现在局势的看法。你觉得目前大明的最应该防备的是哪里?”朱棣问道。

    “我觉得吧,大明最应该防备的地方应该是北方草原。”李财说道。

    “怎么讲!”朱棣来了兴趣。

    “虽然陛下已经定鼎中原,但是北方残余势力尚未剿灭,他们时刻威胁着大明。

    若是不剿灭他们,大明边疆将永无宁日。”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明朝的将军们或者文官们都知道如今最大的威胁在北方。

    这话从李财嘴里说出来,朱棣也能接受。

    其实还有一个沿海倭寇,只不过李财没有说。

    说一个北方就够了,没有必要再说其他的了。

    “你说的有道理,俺的封地就在北平,到时候少不得和前元兵马厮杀。”朱棣连连点头。

    说话间,已经来到午饭时间。

    朱棣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对着站在自己旁边的侍卫说道:“去弄点饭过来,今天俺就在这里吃饭!”

    侍卫带着朱棣的命令跑了出去。

    没过多长时间,几个侍卫提着食盒出现在大厅中。

    李财也懒得换地方,就在大厅吃了。

    朱棣和李财坐在一张桌子上,两人一边吃一边闲聊。

    这顿饭吃的时间很长,在吃饭期间,李财回答了不少朱棣提出的问题。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李财结合后世的经历,总能以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回答,听的朱棣连连惊叹。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