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忠告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创里有作字数:3159更新时间:24/12/21 10:57:15
平心而论,郭鹏这几年对红星制药厂还是有贡献的,因为他跟外单位勾结,私自盗卖仿制药生产技术,损害红星制药厂的利益,只是没有直接证据,厂里才没有举报他的犯罪行为,但方翰民对他完全失去了信任,他要辞职,方翰民当然不会真心挽留。
临别之时,打听郭鹏辞职以后的去向,倒不是方翰民有什么好奇心,他只想给郭鹏一些忠告,毕竟同事一场,尽管从此天各一方,他也希望郭鹏走正道。
郭鹏做了亏心事,方翰民的话让他马上警觉起来,因为害怕方翰民揭穿他以前的勾当,他故作镇静,准备随时否认来自方翰民的指控。
面对郭鹏这副表面镇静,内心慌张的神情,方翰民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如果没有明确目标,你不可能辞职,你的家人也不会同意你辞职。”
尽管方翰民已经把事情说穿了,郭鹏还是极力掩饰,“没,没有目标,辞职后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想办法,大不了外出打工。”
因为早就知道郭鹏跟方圆科技公司暗中勾结,方翰民料想他辞职后将会去方圆公司,但他一定不会说实话,也就不再追问了,“其实,去哪里工作都无所谓,但离别之前,我想给你一些忠告,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你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希望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跟同事和领导以诚相待,把精力用来做正事,别走邪门歪道。”
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的人,也知道方翰民这番话指的是什么,被当面揭短,郭鹏实在有点挂不住了,他涨红着脸,气急败坏地说:“方厂长,你话里有话,我不明白你究竟什么意思,我啥时候为人不诚实,走歪门邪道了?请你把话说清楚!”
方翰民坐在椅子上,仍是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情,“你急什么呀?几句忠告而已,我没什么意思,话可能有点不好听,忠言逆耳听说过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谢谢你的忠告,不过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方翰民不以为然,“但愿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过,在其他单位,如果你还像在红星制药厂这么做事,那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说完,方翰民埋头工作,不再跟郭鹏有任何交流。
说是忠告,其实就是当面羞辱,幸好没有外人在场,否则,郭鹏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本想继续为自己辩解,方翰民却不给他机会,见方翰民不再理他,郭鹏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
郭鹏离职后,同样是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徐辉,接任常务副主任,除了继续主管催化剂制备,还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和行政管理,中心凡是涉及技术方面的工作,由方翰民亲自负责。
方翰民给技术中心两个课题组布置的新任务,是对代号为M1和M2的两种仿制药进行探索试验,通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工作,两个课题组都发现,无论M1还是 M2,不仅反应步骤多达十五六步,而且涉及七八种反应类型,使用的原料有二十多种,其工艺技术非常复杂,开发难度超乎想象。
不仅如此,通过对原专利的仔细研究,发现有几处关键工艺技术,在专利说明中阐述不清,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实验,给仿制开发增添了很多困难。
为了给年轻科技人员提供锻炼的机会,情况汇总后,方翰民并不急于做决定,他把两个课题组的科技人员召集起来开会,让所有人畅所欲言,不仅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他还要从中发掘人才,因为方翰民意识到,仅凭技术中心现有的两个课题组,根本无法支撑红星制药厂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规划,要想组建新的课题组,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技术带头人。
通过近三个小时的探讨和争论,基本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放慢开发进度,把M2暂时放到一边,让两个课题组集中力量开发M1,等M1开发成功后,再回过头来开发M2;二是沿袭前段时间的探索试验模式,由两个课题组分头开发M1和M2,虽然开发时间会拖得比较长,但两个课题组可以相互促进。
大家的意见之所以不统一,主要原因是技术中心人手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增加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数量,扩大技术中心的规模。
方翰民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是,他绝不允许把开发时间拖得太长,因为他知道,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三高”患者将越来越多,医药市场对治疗“三高”药物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他认为,在国内同行中,绝不止他自己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要争分夺秒开展工作,如果条件允许,他甚至连M3的开发也想同时展开。
最后总结时,方翰民当场宣布三项决定,第一,沿用当前模式,由试验一组和二组分别承担M1和M2的开发,齐头并进,同时开展工作。
第二,鉴于M1和M2使用的原料多达二十余种,有些原料在现有市场很难采购,即使成立专门的原料配套研发机构,也无法解决各课题组多种不同的原料需求,所以,在M1和M2的开发过程中,不再设置原料配套课题组,遇到原料问题,由各课题组组织技术力量自行解决。
第三,因为工艺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各组又要自行解决原料问题,科研工作量成倍增加,为了缓解人手紧张状况,决定给每个课题组补充五名科技人员和五名试验工人。
第四,从现有科技人员中,抽调少量技术骨干,组建新的课题组,筹备M3的开发。
近几年来,在前任和现任厂长的不断要求下,主管部门每年都要给红星制药厂派遣二三十名各类高校毕业生,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方翰民才敢做出扩大技术中心规模的决定。
会后,方翰民指示人事科,抓紧时间从基层单位筛选符合条件的年轻科技人员和高素质青年职工,准备把他们充实到技术中心各课题组。
按照方翰民提出的条件,人事科工作人员雷厉风行,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向他提供了一份包括十五名科技人员和二十名青年职工的名单,方翰民按计划将其中的十名科技人员和十名青年职工分配到两个课题组,其余科技人员和操作工暂时被安排进试验一组和二组实习,等待组建新的课题组。
至此,技术中心拥有三个课题组(一个正在筹建中)和一个分析测试机构,包括四十余名年轻技术骨干和几十名高素质青年试验工,员工规模达到上百人,算是真正具备了科研机构的雏形。
通过以往和这段时间观察,方翰民认为在整个技术中心的所有科技人员中,除了两个课题组长赵春明和唐剑,试验二组的年轻科技人员何新泽最具培养价值,小何除了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对技术问题和日常工作也很有主见,只要稍加指导,完全可以担任试验三组的组长。
M1和M2的开发分别在试验一组和二组按计划推进,方翰民打算把M3的开发也尽快开展起来,为此必须首先组建试验三组,虽然此前从基层选调了部分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也基本确定了课题组长人选,但没有熟悉科研程序的科技人员做基础,即使组建了课题组,也很难顺利开展科研试验。
方翰民决定从试验一组和二组分别抽调两名技术骨干,支援新课题组的组建,赵春明和唐剑当然要支持方厂长的工作。
包括何新泽在内的四名技术骨干到位后,标志着试验三组正式成立,方翰民宣布何新泽为三组的课题组长,并亲自布置开始阶段的工作任务,从基层选调的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继续在两个课题组实习,方翰民把M3的有关资料交给何新泽等人,让他们先熟悉M3的背景和工艺技术原理,把工艺技术吃透以后,再为研发试验做准备,等一切就绪了,才把在试验一组和二组实习的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召集回来。
课题组长不同于一般科技人员,不仅要详细制定科研项目的整体试验计划,还要制定每一步试验的实施方案,当然,自己也要亲自负责某一项试验的具体实施,总之,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宏观和微观都要兼顾。
何新泽虽然技术水平不错,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他此前在试验二组只负责某项具体试验,缺乏对科研项目整体管理的能力和经验,虽然基本搞清楚了M3的背景资料和工艺技术原理,但进入试验准备阶段,他却不知所措了。
从何新泽递交上来的开题报告中,没见到项目的试验计划,当然也就没有具体实施方案,这在方翰民的预料之中,因为何新泽没当过课题组长,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为了培养何新泽,方翰民把一份自己早就写好的关于开发M3的开题报告交给他,“你拿去看看,照这样做准备工作就行。”
从头到尾研读过这份开题报告后,何新泽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原来以为自己科研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时甚至还有点飘飘然,现在看来,那只不过是自己见识短浅,自以为是。
何新泽有自知之明,他怕自己当不好课题组长,上任才几天,便决定辞去这一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