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灾后重建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南棠听风字数:2177更新时间:24/11/06 13:02:02
李有发和救援队赶到杨老二家时,杨老二躺在砖头和木板子搭起来的床上。
他的嘴边有已经干掉的黑色血迹,混合着一些黄土,泥土和血迹把破烂的床染得到处脏兮兮。
医护人员连忙走过去,其中一个女医生说道:“量血压。”
看医护人员在忙碌,李有发拽着阿扎努走出屋子,问道:“杨二媳妇儿,不是说他的身体不行需要静养么,这是咋个了嘛?”
杨二的媳妇儿不会说汉语,只能用手边做着动作,边用彝语描述出来。
据她所说,昨天晚上地震,杨老二意识到隔壁的孙大妈家那个屋子不安全。从他们来的时候就注意到房子的墙上有裂痕,晚上他起夜还能从墙里看到孙大妈的屋里透出来光。
杨老二因为脑瘤痛得没法入睡,他最先感觉到地震,就从家里跑出去,将孙大妈从屋里扶出来。结果人还没走出来,土胚房就倒塌了,正好墙砸在杨老二的后背上,让一副本就虚弱的身子雪上加霜。
杨老二的媳妇儿把他身上的土挖开,又废了不少力气将他拖回家的时候,杨老二已经开始吐血。
“医护人员在里面处理么,你别太担心。杨老二么是我们村里的骄傲,你们的娃儿,杨春娟也是一个好孩子,她在学校的成绩优异么,前几天谭老师还表扬了她。”
杨老二的媳妇儿又说了几句,李有发拍拍她的肩头:“娃儿好着呢,昨天地震的时候,由于希望小学经常组织地震演练,娃娃们及时的从教室里面撤出来到草场上,么得一个人受伤。你瞧,要不要我把娃娃喊来嘛?”
杨老二的媳妇儿摇摇头,示意李有发不要告诉孩子。
“行嘛,么杨老二救出来的孙大妈呢?”
女人又指指另外一个屋子。
屋子的另一个房间躺着一个老人,老人躺在床上已经沉沉地睡过去,传出均匀的呼吸声。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医护人员从屋里走出来:“病人受到重击,情况不太好。”
李有发着急道:“送去医院嘛,他是因为救人么才被墙砸到。先把他送去医院么,不管花多少钱哈,我们么都会想办法,由村里面来想办法。”
医生拉过李有发:“李村长,不是钱的问题。我和另外一个医生已经看过他的病例和检查报告,他是得了脑瘤,晚期了已经。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给他一些缓解痛苦的药物。”
医生摇摇头,走了。
杨老二前几天还去茶叶田里看自家的茶叶,杨春娟的父母是最早从外地回来的,现在他们家的茶叶田已经长四十厘米高了。
李有发听完医生的话,远远地看了一眼阿扎努。
阿扎努不满三十岁,看起来却好像已经四十多岁。沧桑的容颜,又穿着不算合身的男人衣服,双手有些无措地合在一起,看着医生走出来一个,她就欲进又止地站在原地。
看到李有发在看着她,她朝着他跑过来,支支吾吾地问了些话,又指指屋里,眼里充满希冀。
李有发不知道怎么安慰阿扎努,嘴微微张了张,才发现喉咙间酸涩地说不出话。
阿扎努攥着衣服,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从眼眶里滚出来。她没有再追问李有发,而是了然地朝着门走去。
“阿扎努。”李有发走过去,“让春娟回来住几天吧,我想她跟愿意和自己的阿爸阿妈在一起。”
阿扎努想了想,用手背抹掉自己的眼泪,点点头。
李有发把杨春娟的事情跟谭溪宁说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
这三天里,村里面的救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受伤严重的村民皆已经送去市医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一片废墟之上,这是曾经充满欢笑与梦想的地方——希望小学。
然而,这场突如其样的地震让学校化作一堆瓦砾,孩子们的学习乐园瞬间消失无踪。
现在,一股新的生命力正在这片废墟上萌芽,希望小学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如朝阳般蓬勃展开。
工地上一辆辆装载着建筑材料的卡车络绎不绝,尘土飞扬中透露出重建的决心。
工人们戴着安全帽,身着统一的蓝色制服,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责任。重型机械发出低沉的轰鸣,配合着人力,一块块砖石被精准地堆砌起来,一堵堵墙逐渐挺立,宛如勇士般守护着未来的安宁。
在工地的一角,村民和王乔明们,还有上面委派下来的领导正围坐在一起,他们手中的图纸描绘着学校的未来蓝图。
讨论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激情与憧憬。他们谈论着教室的设计,食堂的位置,甚至体育场的布局,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对孩子教育环境的无限关爱与期望。
旁边,一群孩子围坐在一块空旷之地,尽管周围的环境显得简陋,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学习的光芒。
李飞手里拿着一本语文课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古诗里的意境。
她的前面有一块小黑板正讲述着课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用小凳子当做桌子,老师念一句,他们就在美术本上写下一句。偶尔还会有同学举手提问:“李飞老师,瞧字咋个写?”
随着重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操场的轮廓也日益清晰。围墙下的绿色植被被巧妙地植入校园设计之中,既美化了环境,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在重建的过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源源不断。
爱心人士的捐款、企业的赞助、政府的补助……每一分投入都是对未来的一份承诺,是社会对教育重视的具体表现。更重要的是,这场灾后重建凝聚了无数人的爱与奉献,它不仅仅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学校,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一个见证团结与希望的故事。
当最后一块瓷砖铺设完毕,希望小学终于迎来了重生。
老师们站在门口迎接,笑容满面,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喜悦。
王乔明和老师们站在高高的教学楼前面,仰着头往高处看去:“谭老师,教学楼,新的!”
谭溪宁伸手遮挡着太阳,眯着眼睛往高处看:“是啊,我们有教学楼了,还是三层的。现在孩子们不用再十多个人挤在一个屋子,连分配六人间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