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科举制度的拦路虎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马三爷字数:2188更新时间:24/11/06 16:11:08
    大农令官署。

    高阳坐在郑当时对面,语气充满蛊惑的说道:“郑公啊,你现在所愁何事?”

    “不过就是钱粮而已,钱这方面,短期的已经有舰队去寻找金山了,若从半岛南部出发,断则三五日,长则十日即可抵达。”

    “即便算上探索海路的时间,几个航程下来也妥妥足够了。”

    “我跟你打个赌,三年之内东海必有金银矿现世,为大汉带来源源不断的贵金属,就赌你三年的俸禄,怎么样?”

    郑当时歪着头看向高阳,太师你也太冒昧了,谁要跟你赌了?

    “太师所言,本官自是信的,不过...”

    “信就好!”高阳一拍大腿,没等郑当时说完就插嘴道:“长期之策更不用说了,盐铁专营一事很有搞头。”

    “那个桑弘羊,就是这方面的好手,等到什么时候你干不下去了,就让这小子来接替你。”

    说到这里高阳悄咪咪地凑过头来,“别觉得这是件坏事,国库的情况你心里清楚,我能做的其实也十分有限。”

    “将来要是真的撑不住了,就是这小子来背黑锅!”

    郑当时:...

    听到这话他忍不住多看了高阳几眼,郑当时不得不承认,之前偷听的时候本来以为高阳已经够黑的了。

    现在一看才知道,这小子简直就是天生甩锅圣体!

    “太师你这,有点不地道了吧?”

    “桑弘羊我看还是很不错的,让他背黑锅,太师于心何忍?”

    高阳摇了摇头,话不能这么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桑弘羊这种优秀打工人不狠狠压榨怎么对得起他的才能?

    “郑公此言差矣,桑弘羊做侍中多少年了?这是给他机会啊!”

    “再说了,他就是那种有能力有愿意上进的人,我们这是在帮他,他还得谢谢咱们呢!”

    嘶,这话听起来有些道理啊?

    “不说这个了,太师说给本官送钱粮,而今钱粮已至,太师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郑当时捋着山羊胡,心里对高阳有了些好感。

    太师虽然年轻,而且心有点黑、嘴有点臭、人有点懒,但能力还是很强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很懂得人情世故,帮衬同僚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

    “咳咳!”高阳清了清嗓子,一脸正色的说道:“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郑公你看本太师都这么帮你了,你是不是...”

    郑当时瞬间警惕起来,别人照他帮忙一般都是为了给自家子弟说情,请求举荐,很显然高阳这厮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因为他的九族都已经没啦!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了...

    “太师,要用钱粮的话可是需要经过陛下同意的,你这?”

    “陛下那边我自会解决,这不主要是担心你的工作可能会难做嘛。”高阳呵呵一笑。

    郑当时表情缓和下来,咦?太师人还怪好呢。

    “等等,我的工作怎么会难做?”蓦的,郑当时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用钱粮不是不可以,毕竟国库虽然空虚但还没到一文钱一粒粮都拿不出的程度。

    但听高阳这话的意思,好像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其实也用不了多少钱粮,先搞一个试点工程嘛,譬如在右内史治下的百姓,凡事适龄孩童,朝廷都给与补贴令其入学。”

    “而不让孩童入学者,则罚没钱财,依我看一年下来就能初见成效了。”

    不是?太师你确定这用不了多少钱粮?

    “咕噜...陛下会同意?”郑当时很怀疑抠门的刘彻会在明年开春用兵的这个节骨眼上,答应高阳所说之事。

    “太师心系天下百姓,本官甚是钦佩,只不过此事可不仅仅是耗费钱粮那么简单的。”

    郑当时踌躇片刻,还是说出了口。

    他可是以善于识人、举荐人才而名满天下的,察举制的弊端郑当时怎能不知?

    虽说郑当时也是有家世传承的,不是布衣寒门,但正因如此由他举荐的人才都是经过仔细考察,并非滥竽充数之辈。

    望着直勾勾盯着自己,目光坚定的高阳,郑当时叹了口气,如实相告。

    “上至庙堂,下至江湖,四海之内以察举入仕之人何其多哉?”

    “太师虽说是先行择地试点,但也不过是拖延些时间而已,事发之后必然是群情滔滔,攻讦弹劾纷至沓来。”

    “饶是陛下信赖,各方施压治下,太师也要迫于形势。”

    任何一种改革,都势必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项改革是和和气气,太太平平的进行的。

    就算是最平和的,号称刑不上士大夫的大宋朝,新旧党争中遭到迫害甚至暗杀的人也大有其人。

    需知那还只是上层之间的内斗,尚且如此,若是将上层的利益分润出来给下层,可想而知会引起多么巨大的反弹!

    高阳点了点头,顺着郑当时的话语摆出一副很严峻的表情。

    只不过转头他就斗志昂扬的笑了起来:“郑公说笑了,迫于形势?本太师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

    “就算有,那也是别人迫于形势,而不是我!”

    主导改革,特别还是在古代主导一场触及利益集团核心利益的改革,极大概率都是人死政息的下场。

    而仅有的几次成功改革案例,除了主导改革者的能力极为突出之外,最重要的无一例外,都是皇帝本人对此的大力支持。

    而且还是要皇帝本人对朝堂对国家拥有极强的掌控力,即便如此这些主导改革之人往往也都没什么好下场。

    好在上述的情况对高阳来说都不是问题!

    想暗杀我?我他么直接住在宫里!

    再左手一个手里剑,右手一个掌心雷,等到江湖上关于太师是绝世高手的流言传开,还有不要命的刺客敢来?

    至于皇帝支持,复置太师已经足以证明刘彻对高阳的信任,或者说被忽悠的入了魔。

    最后就是没有好下场...

    “郑公你有没有发现我很年轻?”

    “就算是熬,我也能熬死那些反对我的人!”

    听到这话,郑当时直接当场愣住。

    年过五十的他表情很是复杂。

    太师你这,竟然仗着自己年轻,来骗来偷袭我们这些老前辈。

    这也太不讲武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