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文化人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我真不吃雪糕字数:2211更新时间:24/11/06 17:25:05
    张军说道:“我们是县里的工厂,自然拿他们没办法。”

    “如果市里出面,那就好办多了。”

    现在工厂基本分三种。

    第一种是直接归国家所有,第二种则是地方所有,第三种是集体所有。

    第一种不用说,基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还有比较重要的企业。

    第二种则是地方出资建设的,这个地方一般是县、市或省。

    化肥厂就是市里批准,白县出资建设的。

    赚钱以后,基本也是白县拿了,上级拿到的并不多。

    第三种是集体所有,一般是一个地方的人,大家出资,这种通常被叫做乡镇企业。

    只是现在乡镇企业并不多,八十年代是一个爆发期,短暂辉煌之后,渐渐消失。

    化肥厂就是第二种,市里拿不到什么实惠,自然不会帮你。

    其他县跟白县又是平级,他们自己有化肥厂,自己地盘需要用化肥,自然优先用自己工厂生产的。

    要是全用白县化肥厂的化肥,他们自己工厂生产的卖给谁?

    自己化肥厂的工人,拿什么来养?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刘慧彦还是觉得不太可能:“县里也有自己的化肥企业,没道理用我们的啊!”

    张军笑着说道:“化肥销售是谁主导的?”

    “而且我们不是要跟市里抢份额,只是跟其他县抢。”

    “全部抢下来肯定不可能,抢一部分还是没问题的。”

    “加上我们的化肥并不比他们差,尤其是马上就能量产的复合肥,比他们的更好。”

    “肯定能抢到一部分份额的。”

    刘慧彦立刻反应过来:“老弟,你这话可算是提醒我了,回头要是有效,你肯定算首功。”

    “我回去就跟厂长说。”

    刘慧彦也不是负责业务的。

    化肥厂的业务部门才刚成立,虽然厂里寄予厚望,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最后能做成什么样,谁心里也没有底。

    看完房子,也懒得再回厂里,三人在县里转了一下。

    实际上现在的县城没有什么可以转的,还远不如后来的乡镇。

    没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和娱乐,一条街过去,就拿几个店铺,大多数小年轻对于逛街没有太大兴趣,而是喜欢去附近的水坝或风景好的地方玩。

    到快下班的时间,张军三人去了杂志社。

    林东也早就出来,看到张军过来,立刻迎了上去:“小军,弟媳,你这来得够早啊!”

    沈灵珺面带微笑,打了一声招呼:“林编辑!”

    张军开玩笑说道:“我要是再不来,东哥都要等成望夫石了。”

    “我们也不能让东哥等太久啊!”

    “东哥,这是化肥厂的刘慧彦刘主任。”

    “老刘,这是杂志社的林东林编辑。”

    “你们两个可都是文化人。”

    没有文化,可当不了编辑。

    刘慧彦主管的是研发,在文学方面可能不如林东,绝对也是一个文化人。

    两人打过招呼,张军做主去国营饭店吃饭。

    林东却提议:“我知道一个地方,口味不错,价格也便宜,没粮票也可以,要不要去试试?”

    张军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偷偷摸摸开饭店了:“可以啊!那我们去尝尝。”

    “东哥,你带路呗。”

    林东指了指一个方向:“地方有点偏,是一对夫妻在开小饭店。”

    “她老公以前是在县里食堂做厨师的,上面有领导下来视察,都是他老公长她老公掌勺。”

    “所以他们家的味道绝对没得说。”

    “非常有特色。”

    这种饭店的味道确实没得说。

    现在出现的个别你好店铺,基本都是某个人掌握了某一门技术然后出,然后出来挣点钱。

    他们技术没达到一定的水平还不赶出,还不敢出来。

    这也就导致前期出现的饭店基本上味道都不会太差。

    一开始做饭店的没有人会出去请出厨师,基本上都是退休老出是自己出来都是退休老厨师自己出来干。

    刘慧彦一拍大腿:“老林说的这个人我知道。”

    “他才退休不长时间,他做的菜味道确实是一绝。”

    “我也吃过几次,绝对是我们本县厨艺最好的几个厨子之一。”

    “以前想吃还没什么机会,今天一定得让他们做几个拿手好菜。”

    张军说道:“你们说的我都有些好奇了,他的水平是有多高呀?”

    张军知道,现在国营单位的厨师都要经过考核的。

    不是说你会把菜炒熟就可以去做厨师。

    哪怕是某个单位要招一个炒大锅菜的,也必须要有厨师证。

    现在想要考个厨师证,可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

    林东拍着胸口做保:“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每个人的口味可能不一样,对他的评价可能也有高低。”

    “但绝对没有人会说他炒的菜不好吃。”

    一行人有说有笑,拐进一条小胡同。

    这条小胡同恰好能走两个人,是个居民区,怎么看也不像是开店的地方。

    “那一家就是了。”林东指了指一个小门,看起来跟普通人家也没什么区别。

    沈灵珺看了半天,有些不解:“他这藏得这么隐蔽,别人知道他是饭店吗?没人知道,他也没生意,赚不到钱啊!”

    张军解释说道:“他们做熟人生意,而且现在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做生意,打办可不会放过他们。”

    “这样偷偷摸摸至少还能赚一点。”

    林东长叹一口气:“这些人也是无路可走才做生意,但凡还有一点路,他们也不会冒险做生意。”

    这是实话,现在形式还不明朗,家里有点路子的人,不会贸然下海做生意。

    从1980年开始,越来越多人下海,到1984年,下海成了一种“潮流”。

    现在做生意还广泛被人瞧不起。

    张军知道这是一种趋势:“这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是他们的一次机会。”

    “能不能逆天改命,就看他们的运气和能耐了。”

    林东却不这么想:“这样偷偷摸摸做点小生意,怎么可能逆天改命?”

    “不被抓到就不错了,一个不好还有可能被抓去劳改。”

    刘慧彦也是这样的想法:“老林说的有理,这是投机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