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知行合一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精神病院在逃王子字数:2443更新时间:24/11/06 18:27:15
韩经纬自然不知道周折心里对自己的腹诽。
他笑眯眯地看着这个自己欣赏的年轻人,将话题转移道:“既然你和幼晴的事情说完了,得说说正事了。”
周折点头。
“你是为了学政改制的事情找我的吧?”
“没错,韩老果然料事如神。”
“什么料事如神,别瞎吹,我只是刚刚听到你说你昨晚已经去见了二皇子。”
经过昨日一整日的发酵,大皇子被罚在宫中禁闭,姬家受挫已经开始在燕京城内传播开来。
虽然姬家几个在朝中较为重要的官职被燕王撸了下来,但是大皇子被罚禁闭这种事情已经算是宫中秘密。
也不知道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究竟是有人刻意而为之还是真的不慎流传而出,已经不得而知。
但是方才书院的几位先生也简单探讨过此事。
站在中立的书院先生们的立场上来看,似乎许多人都认为姬家这次被许多官职裙带被贬,一定是燕王要对姬家动手的信号。
但唯有周折等几个更加知晓内幕的人才清楚,姬家被贬,朱钊被禁闭其实对于大皇子派系来说完全无关痛痒。
反而这样的惩罚其实可以看作是燕王做出的让步姿态。
毕竟派人在燕京城内故意设伏杀人外加洗劫京兆伊大佬杀人灭口,简直就能够让所有有嫌疑的人全都掉一遍脑袋。
结果到头来不过是一番大惩小戒而已,已经算是够轻了。
二皇子朱钺就很理智,他自然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靠这一件事情就把姬家和大皇子朱钊扳倒。
所以当结果已经超出预期的时候,他反而更加惊喜。
真要这么说,二皇子确实颇有一番处世的智慧。
当你对世界放低期待,世界就会处处回报你惊喜?
周折又见缝插针地吹捧了韩经纬几句。
结果韩老根本不受用,他笑着看向周折骂道:“得了,少拍老夫马屁,你小子是不是已经有什么办法解决学政的事情了,但是没办法自己弄,所以才来求老夫的?”
周折被韩经纬戳破了心中的小九九,有些尴尬道:“是。”
“说吧,你要老夫做什么?”韩经纬直奔主题。
“我想要像院长你借人?”
“借人?借谁?徐先生他们么?”韩经纬一听,便联想到了稷下书院内的先生们,“借你书院的先生倒不是不行,不过借不了太多,距离秋闱还有数月,这段时间正是学子们最为重要的时候,我也不能抽调太多先生去帮你。”
韩经纬仔细斟酌了一会儿,补充道:“最多十名先生已是极限。”
“可只有十名先生远远不够。”
韩经纬目瞪口呆:“十名先生还不够?周折,学政改制虽然重要,但是秋闱对于这届学子来说一样重要,可没有办法为了学政改制而分再多人给你了!最多十二人!我还能再从其他书院里再借八名先生,给你凑足二十人,这总够了吧?”
周折摇摇头:“还是不够。”
韩经纬皱眉:“你这也太贪心了,那你要借多少人?”
周折算都没有算,说道:“我想借稷下书院全校师生,两个月。”
????
韩经纬差点没蹦起来给周折轮椅上来一脚。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侧着耳朵问道:“什么,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周折有些无可奈何,叹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想借稷下书院全校师生两个月。”
韩经纬胡子被他扯得笔直,双目一瞪骂道:“臭小子,谁给你的勇气?”
“梁静茹。”周折偷偷嘀咕。
“谁?”
“没,韩老你听错了。”
“臭小子,别和老夫耍花样,你知不知道秋闱还有多久?也不过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你在这两个多月里要把全稷下书院的学子借走,是不是发了疯?”
周折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一旦这样提议,定然会引起韩经纬的巨大反应。
毕竟虽然学政改制对应书院来说当前阶段还是受益方,但同样也会动摇许多老牌书院的根基。
更何况秋闱在即,各大书院无不会将书院之中入围秋闱和金榜题名的学子数量当做最重要的事情看待。
又怎么可能会有人为了学政改制而完全放弃这一届学子的远大前程呢?
就连周折都还有一个关于教书育人的系统任务需要完成。
【极道鲜师:想办法用数月的时间,让今年参与秋闱的学生中至少有一百名的稷下书院学生通过秋闱。】
【奖励按照错过目标名额的学生人数发放,若未完成任务,将对宿主进行缩减生命延长时间惩罚。】
这个任务周折自然也不会放弃,但经过深思熟虑,周折还是选择了向稷下书院借全校师生。
那自然是有他的理由。
周折也早就料到韩经纬会是这样反应。
他早已做好了准备,悠然自得地说道:“韩老,我也是为了稷下书院今年秋闱能力压其他书院,才会借用咱们稷下的学子。”
韩经纬一愣,不知道周折说这话的意思,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也知道周折绝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于是方才有些急躁的情绪缓了下来。
他问道:“你想用咱们稷下书院的师生来做什么?”
“出城。”
“出城?”
“没错,学政改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扫盲,扫除文盲需要大量的老师前往教育力量贫瘠的乡镇,但在我看来那反而会造成一种师源的浪费。”
“这是浪费吗?”
“没错,就是浪费。”
“此话怎解?”
周折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乡村里每一年有十个孩子需要开蒙识字,那么只需要一个先生即可,但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先生呢?如果把韩老安排去了那个乡镇教书,结果乡镇里的少年开蒙完毕,前往更高一级的县学,却发现县学的教书先生变成了陈念耳。那么这就是一种浪费。”
韩经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周折继续说道:“但同样的,这十名开蒙的学生里,真正能够借用开蒙识字走出乡镇,读完县学,还能进入更高级的书院学府学习的估计不过一人而已。但所谓学政绝不是为这一人而设,而应该是为那留下来的九人而设,这九人开蒙识字之后,虽然不能再继续读书,但是依靠开智,从而影响身边的人,改变生活,才是学政最终的目的。”
“但这九个人并不需要韩老你这样的先生,甚至开智扫盲只需要一位稷下书院的任意一名学子都能做到。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之所以想要借稷下书院的全体学生便是如此,如今秋闱在即,他们已经苦读了十余二十年,只靠这数月之功不可能让他们进步神速,反而是知行合一,将十余年的学习积累通过实践再次融会,反而会出奇效。”
“知行合一,融会贯通?”
韩经纬听完周折的话,不断念叨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