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做准备秣马利兵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醉酒西风字数:2318更新时间:24/11/07 02:35:10
回到府中,陶应给母亲请安之后,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自己的府中。
很快洗漱完毕,天还没有彻底黑,就来到房间,将蔡琰抱上床,一场大战开始。
一个月的军旅生活,让血气方刚的陶应早就忍不住了。
其实像他这样的身份,在莒县的时候,要找一些女子侍寝,是很简单的,萧建也这样做了,但陶应并没有答应。
穿越一场,谁不想醉卧美人膝,可是他要的美人,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这个时代很有名的,种马的生活,品位太低。
蔡琰久在深闺,也是干柴烈火,熊熊燃烧。
而且她比陶应还主动,甚至有些疯狂。
陶应又怎么可能落下风呢?
一次又一次,高潮迭起。
一个时辰之后,终于风平浪静。
陶应拥抱着怀中的玉体,看到蔡琰额头上有丝丝香汗,而眼角又有一点泪珠,更让人怜爱无比。
“昭姬,为夫回来,你不高兴吗?”他亲吻了一下蔡琰的额头,问道。
“夫君回来,昭姬怎么能不高兴呢?”蔡琰脸上露出了笑容,可眼角的泪珠却被挤了出来。
“昭姬,委屈你了,不过,为夫告诉你,在任何时候,你在为夫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陶家和糜家订婚的事情,整个刺史府都知道了,蔡琰有这样的反应,陶应当然理解。
妻是后宫之主,妾的身份有时连妻的侍女都不如。
因为侍女是一直要跟着妻的,也就是说一直会在夫家,而妾在这个时代,是很容易被送出去的。
尽管蔡琰才华出众,姿色也一点都不差,但妾的身份,却不能让她为自己做主。
所以陶应要给蔡琰一个定心丸,或者说是一个安全感。
“谢谢夫君……”
陶应以前也给蔡琰承诺过,现在继续承诺,这的确给了蔡琰很大的安全感。
“昭姬,我已经打听到了岳父的下落!”
“我爹,他在哪儿?”
蔡邕被发配到幽州苦寒之地后,在他的一些门生和友人的帮助之下,辗转到了南方,可是不敢给蔡琰通消息,蔡琰也不敢打听。
但是她心中思念父亲之情,却是日日增加。
父亲年岁已高,颠沛流离,身边没有人照顾,孤苦伶仃,这就是做女儿的不孝啊!
现在听到陶应说知道下落,万分惊喜。
“就在吴郡,为夫已派人去接,用不了几日,你们便能够父女团聚!”
“谢谢夫君,谢谢夫君……”激动的蔡琰眼泪直流。
“昭姬,不要哭,这应该是高兴的事啊!”陶应拿出锦帕擦干了蔡琰脸上的泪水。
蔡琰搂住了陶应的脖子,一翻身,又趴在了陶应的身上。
一团团烈火又燃烧起来……
刺史府和糜府都在准备陶应的大婚之事,而陶应也没有闲着,马上要进入到历史转折性的一年了,陶应必须做好准备。
现在的徐州还是大汉各州中非常繁荣的,人口有400多万。
以前历史上,在曹操连续屠城之后,这里人口骤减,许多人都逃到了淮南、江东,以及荆州。
陶应的大哥陶商对官场之事并不感兴趣,却有很高的经商天赋,正应了老爹给起的名。
因为有陶应的崛起,陶谦夫妇也不再阻止陶商经商。
现在有了糜家的支持,陶商的生意自然是越做越好,陶应给大哥做了一定的规划,这几年主要以粮食、马匹、盐铁为主。
盐铁本来是朝廷垄断的,可自黄巾之乱后,各州刺史对此事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那些客商给足利益就可以了。
诸侯割据,战乱一起,最缺的就是粮食和兵器,然后是战马,这些到时候可都是有价无市啊!
有一个做生意的大哥,真好,自己不用想着一边练兵,一边挣钱了。
其他的生意,陶应也都想了想。
酿酒就算了,现在的这些米酒销量不好,并不完全是因为酒的质量,关键是你得有钱喝酒啊!
除了大世家和一些官员,普通人谁还会喝酒?
关键是酿酒也需要粮食,粮食那么贵,酒怎么卖?
造纸还是可以的,当然不是自己去造,也不是自己去卖。
左伯在青州想造纸,可是没人支持,陶应让史阿派人去请,史阿已经传回了消息,佐伯不但愿意来,张芝和韦诞也愿意来。
陶应当然高兴了。
他也不知道这三个家伙怎么会聚在一起。
不过想一想,笔和墨离开了纸,还有多少作用啊?
而他们聚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的文房三宝。
有了文房三宝,自然而然的就诞生三位书法家。
加上蔡邕,那就是四位书法家了。
练兵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徐州五个郡,每郡有守军三千,琅琊是五千。
而曹豹招募的五千丹阳兵也快要回来了。
这些都是将来镇守徐州的。
而自己的长水营,藏霸的虎威营,徐晃的骁骑营,这都是将来跟着自己打天下的。
明年秋天,自己将带着这三营兵马,以及典韦的虎贲卫前往洛阳,参加那一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诸侯伐董。
因此,这三营兵马,按照自己亲自制定的规章制度,已经展开了训练。
大婚之期定在了腊月,下邳城中,喜庆之气已经越来越浓。
而这个时候,青州的佐伯、张芝、韦诞,吴郡的蔡邕同时到达了徐州下邳。
这当然是一桩大喜事,因为这四人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陶谦在刺史府设宴招待。
虽然是儿子请来的,但陶谦高兴啊!
要没有自己治理之下徐州欣欣向荣的气象,能把这些大贤招来吗?
没有梧桐树,哪来金凤凰?
而自己就是梧桐树。
蔡邕在吴郡顾家被奉为上宾,可是女儿的消息他一直不知道,听到嫁陶应为妾,先是意外,然后是生气。
他蔡邕就算再落魄,也是海内大儒,他的女儿怎能为妾?
然而来了之后,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原由,也不生气了,只能认命。
可见到左伯之后,又非常兴奋。
在吴郡时,他就说过,非左伯纸,他不写字!
吴郡顾家不缺钱,但扬州缺左伯纸呀!
陶应在城中找了个比较清静的地方,让蔡邕、左伯、张芝、韦诞四人住在一起,编修史书,研究书法。
对于造纸的方法,左伯没有藏私,全盘倒出。
陶谦当然知道左伯纸的重要意义。
于是,大汉最大的一个造纸作坊,在下邳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