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入阳翟大封天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醉酒西风字数:2196更新时间:24/11/07 02:35:10
    虽然陶应的蝴蝶效应,使东汉末年各诸侯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汉室朝廷这架破旧的老马车,依旧在风雨飘摇中,艰难的走在了原先的轨道上。

    天子刘协逃出洛阳之后,诏告天下,迁都颍川的阳翟。

    同时改年号为建安,明年,也就是公元196年为建安元年。

    封曹操为司空,刘繇为大鸿胪,陶应为大将军,袁绍为骠骑大将军,刘表为镇南将军,刘璋为镇西将军,马腾为平西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公孙瓒为镇北将军,荀彧为尚书令,程昱为侍郎。

    同时册封的其他官员数十名。

    接着天子又下诏,所封的将军及朝中众臣进京面圣,谢恩。

    这一道诏书下了之后,曹操的行动非常快,荀彧、程昱以及曹仁率领三万兵马立刻到了颍川。

    本来刘繇还想阻止,但没想到曹操的速度太快了。

    刘繇现在只有三万兵马,处在曹操的八万大军包围之中,最终也接受了朝廷的整编,也就是曹操的整编。

    赵俨、杜袭、李通、龚都、刘辟、裴元绍等将领,也受到了朝廷的册封。

    接着天子又任命程昱为豫州刺史,张邈为兖州刺史,毛玠为青州刺史,同时,为天下诸侯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不过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位诸侯亲自来阳翟。

    许多诸侯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尊重,都派了使臣。

    益州刘璋派张松,荆州刘表派蒯越,冀州袁绍派许攸,公孙瓒派田豫,陶应派陈群。

    西凉马腾韩遂,由于长安李傕郭汜还在混战,道路不通,没有派出使者。

    曹操奉天子之后,实力大增,占据了兖州、豫州、青州三州之地。

    不过这三州,无论是面地还是繁华程度,都没法和扬州、徐州相比,但也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他的粮草会逐年得到缓解。

    陶应被封为大将军之后,徐扬两州所有的官员,包括徐州刺史陶谦都是兴奋无比。

    水涨码头高,陶应的官越大,麾下的那些官员将来就有可能升到更大的官啊!

    对于武将来说,如果再立功,那就不仅仅是这些杂号将军了,四平、四安、四镇、四征皆有可能。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仗以后还得打,而且还有不少。

    朝廷划定了势力范围,主公就是徐扬二州加荆南四郡,可是天下的其他诸侯都会遵守吗?

    幽州的渔阳、广阳是公孙赞的,可袁绍不但没有撤兵,而且还在继续加兵啊!

    大汉朝廷的威严已经降到了极低,哪一个诸侯能没有野心,包括现在奉天子的曹操。

    对于徐扬两州的官员来说,主公陶应才是天命之人啊!

    于吉道长那是神一样的存在,他说主公是上受天命,来平定乱世的,那就一定不会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上天赋予主公的使命,要开创太平盛世,还得靠主公啊!

    陶谦在徐州立刻开始筹建大将军府。

    现在不缺钱,儿子真正做到了光宗耀祖,他也感到很有面子,必须要支持呀!

    况且现在陶应在徐州,已经不是大将军那么简单了,早已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就连陶谦也有些看不懂了,只能归结于天命之人。

    北固四句,就算是一代大儒蔡邕都钦佩不已,而那首《短歌行》(红日初升),更是霸气侧漏。

    徐扬两州的青年才俊,无不诵读,就连小孩都会背。

    当第一次读到那首诗的时候,陶谦便确定,天下诸侯,没有一个能和他儿子比的,袁绍、曹操、刘表等人,都和自己一个年龄了,而到自己的儿子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早已风烛残年,就他们,跟儿子比,都不占上风,何况他们的儿子!

    陶家的麒麟子,我陶谦的儿子,人中之龙,谁人能比?

    巴陵的平东将军府只是换了一个招牌,变成了大将军府,但是里面的官员还是要征辟一些。

    荆州的人才不少,不过现在都在襄阳周围,不管他们能不能来,这求贤令总是要发的。

    就在陶应想着让谁写的时候,还真来了一位,在襄阳实在不得志的王璨,来到了巴陵。

    这让陶应很高兴,王璨其他能耐他不清楚,但写文章,在这个时代已经很有名了。

    王璨也不含糊,主公这是知人善用啊!

    很快便完成,然后从大将军府传到了荆州各郡。

    在陈群出发前往颍川的时候,顾雍也出发了。

    江夏,柴桑。

    大营之中,孙策愁眉不展。

    现在他们的水军和步兵共计三万,虽然陶军有九万,但是想要攻破他们的防线,并非易事。

    这里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易守难攻。

    江面狭窄,再多的水军也无法展开,而步兵想要翻越柴桑山,也很困难。

    但是孙策心中一直迷茫。

    “伯符兄……”周瑜来到了孙策的帅帐中,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周瑜并不称呼孙策为主公,因为他们两人太熟了,而且有深厚的友谊。

    “公瑾,你考虑的如何?”孙策看到周瑜进来,急忙问道。

    “夏口有两万兵马,都是黄祖以前的水军,张允有五千水军驻扎在夏口以北的汉津渡,沿汉水顺流而下,很快可以到夏口。文聘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赤壁,也能很快到夏口。就算我们突然发难,夺取夏口的胜算也不大,况且甘宁的态度也不确定!”周瑜充满了担忧。

    几天之前,孙策向周瑜提出了突袭夏口的想法,一则为父亲孙坚报仇,二则想要夺取荆州。

    陶应的实力越来越大,假如没有荆州,他们根本无法抗衡,江夏也最终守不住。

    一旦陶应拿下了荆州,便能够两面夹击江夏,到那时他们肯定会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可是周瑜觉得,这一搏几乎没有胜算。

    “公瑾向甘宁挑明了吗?”

    “没有,但意思都明白!”周瑜想了想,“如果甘宁愿意,倒是可以诈开水寨,夺取江夏,但无论是攻打襄阳还是南郡,也都没有胜算,况且到那时,陶应绝不会袖手旁观,一旦柴桑失守,西陵城肯定受不住!”

    “主公,吴郡顾雍求见!”正在这时,孙河进来禀报说。

    “顾雍?”

    周瑜和孙策同时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