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幕 矛盾的对立统一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月雨白字数:2212更新时间:24/11/07 02:53:26
“老师。”道格走到伍尔西校长面前问道。
伍尔西校长宛如枯木树干一般严肃的脸,看见的道格,瞬间就柔化了,“我的孩子,这里怎么着火了?”
“汤姆这边在尝试合成新的合成染料,但是没有想到新合成的染料十分易燃,还没来及处理,就这样了。”道格解释道。
汤姆与道格化学公司的成立,有着伍尔西校长首肯。
如若不然,染料作坊也不可能在耶鲁学园的范围内。
“注意安全。”伍尔西校长慈祥地说道,“别弄伤了自己。”
道格这边点着头,伍尔西校长又换了另一幅语气对随从的唐恩说道,“唐恩,你负责组织灭火。如果灭不掉,就竭尽全力确保这里不受火灾的波及。”
伍尔西校长,指着汤姆的小屋,以及染料作坊,画了一个圈。
“是。”唐恩应道。
“老师,这是我写的论文,请您看一下。”道格打开随身的手提箱,将避免厚厚一沓的论文拿了出来。
当他重新合上手提箱的时候,手提箱就仿佛隐身了一样,融入了环境之中。
在他打开之前,除了道格自己,似乎没有一个人料到,他居然提着一个箱子。
似乎这个箱子,就是道格的本体。
“回我的办公室看吧。”伍尔西校长没有接过论文,转身说道。
还在纠结对炸药是否要公平的汤姆,道格已经走了一会,他才抬起了头,奇怪道,“道格呢?”
四下寻找,找不到道格的他。
望着茂密的火林,想着之后的试验,一定要更加安全,对环境更加安全。
至于实验人员,对于他来说,仅仅只是消耗品而已。
他们能为科学献身,理应幸福。
伍尔西校长的马车,与道格的新马车相比,舒适性并没有太大差别。
伍尔西校长尽管年纪在这个年代,已经不算是年轻了,但是对于现在的马车,他也并没有感受到不适。
回到了办公室,这位老人戴上眼镜,接住道格递上的收稿,抖了抖,便看了起来。
《低潮与繁荣——经济周期的探讨与对策》
伍尔西校长,阅读完标题,继续阅读了下去。
最开始的时候,伍尔西校长了解道格,就是通过论文。
对于道格写论文的能力,伍尔西校长没有任何担心。
如果说,他对道格这篇新论文有什么担心,就是担心他过于拘泥于《大富翁》这款游戏了。
可以吹一款游戏,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教育性。
但是,却不能让一篇论文完全与一款游戏划等号。
所幸的是,道格显然拎的清,全文中没有提到一句《大富翁》,但是在对《大富翁》有了解的人看来,却全部围绕着大富翁。
“提高工人福利等新政策,会损害工厂主等资产阶级的利益。
如果不实行新政策,则会加重经济危机,既无法维持市场的消费能力,又无法开发新市场。
一旦工人发生罢工,就无法维持资产阶级的利益。
所以,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必须先侵犯资产阶级的利益。”
伍尔西校长,读出了这段话,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扣着,仿佛在品味着什么。
这段话字面上的意思,他当然了解,但是他却在这段话背后,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的孩子,你学过哲学么?”伍尔西校长问道。
“稍微了解过一些。”道格谨慎地说道。
“那你的这段话……你不觉得有些矛盾么?”伍尔西校长装作好像看不懂这段话一样,考问道格。
“老师,我不觉得矛盾,恰恰相反,我觉得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就拿耶鲁的学生来举例,学习与休息,是耶鲁学子生活的主旋律。
但是,无论任何人,时间都是一定的。
对于耶鲁学子来说,学习与休息,在所花的时间上,就是矛盾的。
这样看来,似乎好像想要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更多的知识,就要少休息,多学习。
但是……
如果长时间的休息不好,学习就能学好么?
学习的时候,打着哈欠,真的能够成绩优异么?
如果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休息好,精神好,是不是就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呢?
虽然在所花的时间上,学习和休息,看似是矛盾的。
但在实际效果上,确实统一的。
就像是提高工人福利,看似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但是工人是生产者的同时,也是消费者。
如果,无限制的加强工人的生产者属性,压制他们消费者的属性。
大量的产品,没有足够的市场消费。
我认为,除了酿造经济危机外,还会引发战争。
因为,本地消费不足的时候,只有拓展本地外的市场,才能够缓解消费不足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难道只有新英格地区这一个地方有么?
不!
英国也有!
德国也有!
法国也有!
只要是工业国家,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当矛盾继续积累,将会酝酿出一场波及整个世界的大战。
数千万人死亡,大量的生产设施被破坏。
资本家趁机购买大量的产业。
残存的工人,依靠着重建废墟,将过上一段复兴的繁荣。
但是复兴的繁荣过了呢?
消费依旧不足了,难道再打一次么?
因为,我觉得想要打破这样一个几乎注定会发生的循环。
只有先损害资本家的利益,才能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伍尔西校长静静听完,又问道,“你说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对!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道格肯定的说道。
“我的孩子,你给我了一个大惊喜!”伍尔西校长干脆放下了道格的论文文稿。
开始论证起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个哲学观点,是否真的能够经受住考验。
哲学,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形而上学。
在一定的语境下,许多话,看似都很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只是看上去精妙,只在一定条件下才适用。
想要哲学指导现实,就不能单单只有“特殊性”,还有有“一般性”。
简单来说,一般性就是放之四海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