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评分该不该信媒体

类别:网游竞技 作者:一枚有趣的土豆字数:4770更新时间:24/11/15 13:26:13

    戏剧公会总部。

    最大的会议室里,一大帮人愁眉苦脸。

    整个公会的重要人物,会长,副会长,各位理事,全都在场。

    现在要是有个咒术法师在这间会议室里开个焚云术,费林戏剧行业能少走二十年弯路。

    这些戏剧行业里名声显赫的大人物今天齐聚一堂,是为了讨论如何应对如今风头正盛的新戏剧公会。

    之前魔影出现的时候,他们也讨论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玩不过。

    不被魔影挤兑死算他们运气好。

    当然,他们将玩不过这件事解释为寻找差异化竞争赛道。

    但对于新戏剧公会,这个理由就行不太通了。

    大家都是搞戏剧的,完全没有差异化,就是一条赛道。

    几周前《控方证人》横空出世的时候,他们大多人没有太在意,对于这种新作品打算按老思路处理。

    各大剧团上同类作品抢市场,然后舆论疯狂打压,安排假观众闹事,最后等演不下去了,再低价收购。

    然而老打法显然匹配不上这个新对手。

    公会旗下剧团上的同类型作品,上一个赔一个,反倒是把《控方证人》衬托得不得不看了。

    现在全王城的戏剧观众只有一个讨论热点,萨顿国王剧院的票已经被炒到翻了好几番。

    新戏剧公会的演员已经加场加到不想再演了,眼看着开一场爆满一场的票房钱懒得挣。

    城里的观众宁愿加价抢票,也不愿意看打骨折的戏剧公会演出。

    舆论攻势效果也不显著,他们把大量负面评价投稿到报纸上。

    为了找缺点,可费了很大心力。

    公会合作的所有评论家一同研讨,搭进去不少票钱,才总结出些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的缺点。

    “逻辑混乱的廉价庭审闹剧,只有最后几分钟的转折勉强称得上有趣,然而这短暂的好体验并不匹配如此高昂的票价,也弥补不了前几幕带来的折磨。”

    “除了演技勉强算得上精湛,推理剧情简直可有可无,节奏拖沓,结尾的反转突兀又生硬,没有出乎意料,只有强行刻意。”

    “街头艺人般的粗糙笑话段子不配走进剧院界的最高殿堂,一点也不好笑的尴尬喜剧风格,视舞台为儿戏。”

    “人物形象单薄得像没有美感的机械,经验匮乏的演技让这种感觉更强烈,最后的反转简直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一拍脑门强加的,让精明的罪犯夫妇显得像傻子。”

    “法庭戏份值得赞扬,张力十足,也具有幽默感,但结局毁了这一切,让前面的铺垫显得毫无意义!”

    诸如这样的文案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不得不说这些评论家还有点本事,能看出结尾的反转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

    阿加莎的原著中,结尾只到委托人妻子说出真相,并没有后面委托人出轨,又被杀死的情节。

    这些都是影版编剧加上的,也引起过一些原著粉不满,认为是强行好结局,人物降智。

    这种观点也勉强说得通。

    尽管阿加莎本人很喜欢这个改编,但作者就是个写的,她懂什么原著!

    可惜这里并没有原著粉,不然一定会给戏剧公会帮帮场子。

    如果有人仔细看过这些差评的话,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其实是互相矛盾的。

    但这种效果,正是戏剧公会需要的。

    人们不会意识到这些差评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会让人误以为到处都有问题。

    把水搅浑!

    之后关于这部作品的非议就会像被搅起来的池塘底的陈年污泥,一股又一股地翻涌个不停。

    然而想法很美好。

    实际执行的效果与预想中有些小偏差。

    就是在砸了不少钱把剧评送上各大报纸主要版面后,在舆论场上好像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根本没多少人在意这些发表在传统纸媒上的文章。

    报纸,在魔视和社交圈诞生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失去其作为主流媒体渠道的地位。

    尤其是在那个专门用来刷社交圈的手机诞生后。

    在此之前纸媒影响力还能叫下滑,手机一出来,那就是下坠。

    能用得起手机的人,基本都不离手,一有什么新闻,社交圈里的反馈可比报纸上写文章快多了。

    至于用不起手机的那些人,他们也不怎么看报纸。

    图尔特爵士作为会长,早就有带领评论家进军网络的想法。

    但因为网络是由卓戈集团开发的,这是个公会里不太愿意提的组织,进军网络计划在理事会投票环节被否决。

    大家的想法是,让评论家们去网络上写内容,岂不是给敌人做贡献。

    这就是所谓的大组织的“惯性”。

    一切新事物都很难被推行下去。

    安排去闹事的假观众则更惨,基本都是哭着回来退钱的。

    更有不少直接被对方收编了,转头到戏剧公会旗下的剧院闹事。

    在惯用的手段都失效后,戏剧公会僵住了,没见过这种情况。

    此时一位理事提出一个方案,要不先宣称什么事都没发生。

    就一部悬疑剧而已,再火能有多大影响力,只有一个剧团在演罢了。

    大陆巡演都要好几年,到时候热度早已过去,对戏剧公会产生不了威胁。

    他们还能一直拿出那样的剧作?

    骗谁呢!

    最后还是戏剧公会一家独大。

    这个冷处理计划获得理事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直到今天。

    “都看到伪戏剧公会的公告了吗?”图尔特爵士嗓音沙哑地问。

    在戏剧公会的地盘,嘉琳娜爷爷的组织肯定不能带个“新”的前缀。

    “看到了。”众人纷纷回答。

    这则公告可以说是近期文艺界最大的新闻。

    新戏剧公会公开招募,欢迎所有剧团加入。

    任何加入的剧团,都可以在首年内免授权费排演公会提供的剧本。

    现在他们的影响力就远不止局限于一个剧团了。

    而且在首年之后剧本授权也只用分成,不用仔细计算也能看出比戏剧公会的授权费低很多。

    对比之下,让戏剧公会显得很像一家黑心工厂。

    “说说吧,该怎么办。”图尔特爵士问在场的各位。

    “我有一个拙见,”还是那位提出过冷处理计划的理事,“他们现在只有《控方证人》一个剧本,不能保证后续剧本的创作水平,毕竟知名剧作家都站在我们一方。

    “所以伪戏剧公会现在很张扬,不代表我们应该采取行动。”

    如果这位理事能见到汉弗莱爵士,他们一定很聊得来。

    他发言结束,不少人点头附和。

    什么都不做,就是什么都不会错,万一做错,谁来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座的大多数年龄不低,戏剧公会带来的收益能撑到他们退场那天就行,至于以后怎么样,就不由他们操心了。

    “已经有很多小剧团退会了。”图尔特爵士手指拨动钢笔,笔身在桌面上旋转。

    金属划过大理石,发出冷冷的声响。

    “小剧团本来带不来多少收益。”副会长这时说。

    “他们代表了退会的趋势。”

    “规模更大的剧团和我们的利益是一体的。”“他们只是在观望,只要另一方能带给他们更多利益,就会毫不犹豫地退会。”

    “大剧团想退会要支付巨额赔偿。”

    “如果利益高于赔偿呢?”

    “那他们得拿出剧本来,几乎所有剧目的版权都在我们手里。”

    “他们拿出来了。”

    图尔特爵士一下拍停钢笔。

    “他们已经拿出来了,那个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者,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剧本。”

    副会长沉默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作家,查不到背景来历人际关系。

    简直就像是卓戈集团编造出来的。

    如果她有稳定产出的话,足够养活不少剧团。

    “而且他们还有更多创作者,”图尔特爵士说道,“未来还会有更多剧作家跳槽到那里,他们给的待遇比我们好得多。”

    戏剧公会向来是把创作者当牛马用的。

    不对,牛马还得照顾。

    公会的创作者只配和机械坐一桌,只要还能动,就往死里用。

    “你们想看到公会快速解体吗?”

    众人相互看看,心里都有了答案,解体可以,快速解体不成。

    “我们可以派卧底去那个公会,记下剧本后复述出来,我们再抓紧改编提前演。”副会长提议。

    这也是戏剧公会的拿手好戏。

    面对有点水平的新剧本,他们可以迅速完成抄袭,并凭借渠道优势,把原作市场抢光。

    难点在于如何抄袭,又不至于被法律定性为抄袭。

    他们对此颇有研究。

    “你签过他们的保密契约,应该清楚根本复述不出来。”

    “让他们买不到舞台道具。”

    “卓戈集团能生产。”

    “买通各地治安队,他们的剧团到哪个剧院演出,就查哪个剧院。”

    “你要把全大陆都买通吗?”

    “那你说怎么办嘛!”

    “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嘛!”

    会议室里的诸位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议,又被一一否决。

    不过从始至终都没人提过要提高公会创作者与剧团的待遇。

    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从来就不是个可选项。

    给工具人涨钱?

    那和要了他们的命有什么区别!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的争执逐渐平息。

    大家都把目光放到图尔特爵士身上,毕竟他才是会长。

    享受了最好的待遇,就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承担最大的责任。

    图尔特爵士见时机差不多,终于起身,清了清嗓子。

    说道:“我的想法是,发挥我们拥有大量职业评论家的优势,在网络上建立由我们操控的评价体系。”

    “那不还是给卓戈集团提供内容吗?”有人质疑地问。

    “是的,因为我们要利用网络的资源,将来能赚回来的,一定比投入更多,只要能掌控评价的话语权。”

    图尔特爵士眼神里满是贪婪。

    这是他近些日子里反复研究影视资料库得出的结论。

    那里开辟了一个戏剧相关的新版块。

    可以预见的趋势,资料库将会成为观众判断一部作品值不值得看的重要标准。

    而现在里面只有观众打分,缺少专业性强的评价。

    这正是他们擅长的。

    图尔特爵士向理事会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他的计划。

    让评论家们集体在网络上发布内容,通过他们的专业优势,建立一个与资料库中观众评分不同的评价体系。

    要让以后的人们在讨论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时,一定把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作为两个重要指标。

    如此一来,创作者们为了获得好评,就必须与戏剧公会打好关系。

    再把原来的戏剧公会年度作品奖,扩展成年度作品奖,为一年内的所有影视戏剧评奖。

    这个奖项将会是大众最认可,从业者们都追求的最高荣誉。

    有评奖,就又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戏剧公会从此由一个运营剧团的组织,转型成评价剧团的组织。

    至于苦哈哈地创作,排练,巡演,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就送给新公会吧。

    他们要赚更容易的钱。

    而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话语权,一定要掌握评价的话语权。

    听完他的描述,副会长不太确定地问:“那我们现在要赞扬《控方证人》?”

    “当然不是!”图尔特爵士激动地说。

    “我们要更强烈,更彻底地抨击这部作品,我们的评论家要在网络上驳倒那些赞扬这部作品的人。

    “我们要驯化观众!”

    他神态有些魔怔地说出如果被观众听到能保证他身败名裂的狂言。

    “普通人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他们需要精英的领导,我们来做那个精英,要让他们追求我们的审美,认可我们的标准。

    “只有这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掌握评价戏剧的话语权,不!不只是戏剧,是对所有类型文艺作品的话语权。”

    在图尔特爵士的构想里,戏剧公会已经转型成文艺评价的绝对霸权帝国。

    就像在纸媒上实现的那样。

    不过更权威,更有影响力。

    他将作为这个帝国的统领,手握分发奖项,引导审美,控制作品风评的至高权力。

    从来没有想过,也许观众们会产生自己的判断,而与观众喜好对立的过程,就是公信力逐渐消磨的过程,直至彻底崩塌。

    同时一头好事的红龙,一定会给这个崩塌的过程,小小地加个速。

    自负让他忽视了风险。

    “这么做,真的能行吗?我担心会激起大众的反抗情绪。”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秘书,负责地说出他的担忧。

    不过心里已经开始谋划下家了。

    “当然能行,也必须能行。”

    别人恐惧他贪婪,图尔特爵士语气肯定地说。

    “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案的话,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时间不等人,朋友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