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是喜非喜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芭蕉夜喜雨字数:2473更新时间:24/12/19 18:04:52
    会试放榜,窦邑高中会元,志得意满。被一众同科起哄请客吃酒,遂一起往会仙楼而来。

    不想竟在门口见到原该在陪都的季安澜姐弟。

    窦邑又惊又喜,大步走了过来,“安澜,你们怎么会在京城?”

    “哼,我们怎么就不能在京城?这京城是你家?”

    季安冉自从姐姐被他家退婚,暗地里把那窦邑骂了千遍万遍,恨不得扎个小人,一日三回地戳他,才好消心头之恨。

    此时见着他,自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这狗东西竟真的中了会元!哼。

    窦邑有些愣住,在陪都时,安冉跟屁虫一样窦哥哥长窦哥哥短的,对他极为亲近。

    结果现在却当他仇人一样。

    他自然也知其中缘故,眼神不由一黯。

    张了张嘴,试图解释,见身边好些人正好奇地往这边望来,又把话吞了回去。

    “你们怎么来京城了?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

    “为什么要知会你!我们自然是有事才来。这京城又不是你的,你能来,我们自然也能来!”

    季安冉语气不善,气哼哼的。只觉他就是那嫌贫爱富,喜攀高枝的典型,恨不能时光倒回,才不想认识他。

    季安澜不想弟弟与他起冲突,淡淡一笑,“恭喜。不妨碍你们庆祝了,告辞。”

    “安澜!”

    见季安澜果然停下脚步,窦邑心中一喜。不想却听到:“我们进京并未惊动那府里,希望今日你也只当没看见我们。”

    季安澜说完,也没理会窦邑脸上的错愕,上了马车,很快就离去。

    窦邑愣愣地看着马车远离,半晌没收回目光。

    安澜姐弟来京城,没惊动平凉侯府?那府里竟是不知他们姐弟进京吗?那他们又住在何处?

    因何来的京城?

    刚才安冉语气不善,安澜更是当他陌生人一般,窦邑心中难受异常。不想这才多久,就已时移事易,不复当初了。

    另一边,得知武试今日放榜,曹国公也在等顾少晏的消息。

    待下人来报,说那逆子得了武科杏榜头名,愣坐许久。

    杏榜头名!那逆子竟得了头名!

    若是文科第一,他必大开府门,广宴宾客,流水席办他个三天三夜,不,十天十夜!

    如今,嗬,武科头名。

    按制,武科殿试后,若得武状元,兵部会授职京营掌兵。那他父祖早早上交虎符兵权是为哪般?

    曹国公脑袋一抽一抽地疼。那逆子怕不是觉得门头上那匾额挂得太稳当了?

    正头疼,世子求见。

    顾少晏喜得武科头名,惊呆了府中上下。阖府都以为报喜的报错门了。

    这三少爷不是读书不成?还有他何时学的武艺?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咱家要出一位武状元了!”世子顾少扬面带喜气,笑得眉眼弯弯。

    没想到三弟平日里竟是藏了拙,还以为他只知打马游街,吃喝玩乐。

    “屁的武状元!”

    那逆子是要气死他!半点都不知谦逊,如此张扬外露。

    “着人在门口候着,等那逆子一回来,让人绑了,带来见我!”

    “父亲因何如此盛怒?咱们祖上军功起家,三弟走武途,正好承祖上荣光,这岂不是好事吗?”

    “好事个屁!”

    曹国公看着温润质朴的长子,只觉这些年他在母亲处养尊处优,被养得不知事了。

    不由有些后悔,似乎太放任母亲对他娇惯了。

    烦躁地制止了长子的长篇大论。

    又一想这只是内场成绩,还有那外场,还有殿试呢。也许那逆子只是面上光。没准外场提不动刀枪,殿试还落榜了。

    稍稍松了口气。

    又觉得这些并不保险,于是又吩咐下人去外头拿那逆子,准备把他关在府中,不让他赴考好一绝后患。

    而顾少晏这边看完榜回府,被下人连番恭贺,笑着一一回应,又让阿吉连连放赏,不一会,荷包就瘪了。

    赏钱给得多,自然有下人通风报信,“三少爷快走,老爷派人来拿你了!”

    阿吉两眼瞪得溜圆,什么玩意儿?

    少爷得了武科头名,老爷不命人张灯结彩阖府相庆,还派人来拿少爷?

    顾少晏已是反应过来,急步往府外走。

    “少爷等等我!”阿吉一脸懵地追了上去。

    曹国公派人四处寻顾少晏,结果他那些狐朋狗友均说顾少没来,不知其下落。气得差点吐血。

    “少爷,陆世子打发人来,说老爷派人在临安侯府外守着呢,让你别过去撞上。”

    “外考前我都不会出门。”

    顾少晏躲在西街一处小院,耍着手里的刀枪,半点不在意。

    “少爷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万一老爷寻不到人,跑去取消了少爷的考试资格呢?”

    “他不敢。”

    就他爹那谨慎劲,肯跟考场那边联系上?那不是舞弊是什么。

    他那爹可不敢拿府上前程开玩笑。怕皇上治他罪呢。

    会试放榜,陪都窦府也收到了窦邑高中会元的消息。

    前来道贺的亲朋友人络绎不绝。窦老夫人和段氏迎来送往,很是忙了几日。

    这日送走前来恭贺的亲朋,婆媳俩歪在屋里说话。

    “不久就要殿试,殿试之后就会授官,四处都要打点,还要忙着给邑儿下聘,京城那边只怕忙不过来。你收拾收拾便上京去吧。”

    “只留母亲一人在陪都,儿媳不放心。”

    “怎会是我一人。邑儿叔婶都在,还有族人,姻亲故旧,我怎会是一个人。倒是京城那边,大老爷和邑儿还需你去照顾。”

    “那我听母亲的。”

    说完自家事,段氏又忆起日前收到的那封来信,“儿媳此番进京,安澜的婚事只怕就顾不上了。”

    窦老夫人深叹一口气,“那孩子带着安冉进京,只怕不想在陪都说亲。你到了京城,帮着在京中寻一寻。她家那位,我是信不过的。”

    “是。”

    段氏想起那位都把安澜的婚事托给自家,那信里还明里暗里让她往外省寻,不由也是一叹。

    “我都以为安澜怕是要恨死咱家,结果临行前还来向我们拜别,面上一点怨怼都没有。儿媳这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窦老夫人也是好一阵惋惜。

    那孩子知书明理,掌家理事更是一把好手,实实是宗妇最佳人选。配给邑儿,子孙家族兴盛有望。

    结果……造化弄人。

    “那孩子是个明白人。临行也不求别的,只求咱们别把他们上京的消息透出去。这算什么要求。那蓝氏与他们不睦,外人皆知,咱们不过是帮着遮掩一二罢了。”

    又思及被先生们连番夸赞会读书的安冉改走武途,窦老夫人更是一脸痛惜。

    “都是咱家造的孽。”

    “儿媳亦觉得可惜。若那安澜只是寻常人家,倒可以劝她两头大,她只需留在陪都陪我们,也不耽误咱家给她依傍。”

    婆媳二人齐齐叹息。

    “你带人去库房,给安澜好生挑一份嫁妆,也全了咱家的心意。到底是咱们负了她。”

    “是,儿媳明白。”